观察:院士的年龄结构与科技创新能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观察:院士的年龄结构与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02月15日 09:46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大 ↓小

  粗算起来,笔者关注中国的院士制度已经有10年的时间,研究中国的院士制度至少有6年的时间,也曾经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就此话题与某院士正面交锋,还曾经与某院士在私下有良好的交流沟通。似乎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不想再说了。然而,在看到人保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通知之后,确实有不吐不快之感。人保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通知是,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000元。

  如果具有院士称号的人名实相符、名有所值,则有关部门的政策是无可指责的。但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具有院士称号的人名实不符、名非所值,甚至具有院士称号的人并不优于没有院士称号的人、具有院士称号的人并不优于拥有院士称号之前,即如果废除院士称号利大于弊,则有关部门的政策就大有可商榷之处。理论与事实均证明了后者。这里只从院士年龄角度作具体分析。

  按照美国巴特尔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的研究结论,一个人年龄与智力是一个很复杂的函数关系,综合能力的高峰在45岁,之后就逐渐衰退。邓小平说:“做四个现代化的闯将,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行的,没有干劲是不行的,没有精力是不行的,不管你的见解多么高明,如果没有精力,要做好工作是很困难的。” 根据现代心理科学对人的年龄与智力的相对关系的探索揭示,进入成年后,人的知觉、记忆力、动作和反应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比较和判断能力在中年达到最佳状态,以后逐渐下降,虽然存在极少数的例外,但从总体上来看,这种下降趋势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到现在为止,大概可以实证的是,几乎没有院士级的自然科学家可以在65岁或70岁以后还有重大的创新成果。以此推断,院士的年龄结构显然使院士的创新性大打折扣。

  已经去世的王选教授曾讲,我们这些当选为院士的人,在当选之后实际上已无创新能力,也不再拥有最高学术水平。笔者不客气地讲,仅以目前院士的平均年龄(据了解,中国工程院目前700多名院士的平均年龄高达73岁)来看,依据人的寿命周期规律,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更不必奢谈最高学术水平(个别例外)!国外的会员是一种纯粹的荣誉,不是职称、不是学术称号,但在中国,院士已经成为职称(比如,现在院士们对外只称呼自己是院士,羞于说自己是教授),院士可以终身不退休,为什么在最不应该搞终身制的创新(科技)领域还保留这种终身制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前院长秦伯益曾撰文说,院士不是花瓶。而笔者要说,目前,不排除有名实相符、名有所值的院士,但也有一些院士只能或几乎是花瓶!

  笔者5年前做的一个研究指出:俄罗斯和法国的科学学会(科学院)也都存在严重的会员(院士)老龄化问题。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70岁,通讯院士的平均年龄也将近达到65岁。1998年法国科学学会数学分学部的会员中只有6%在40到49岁之间,有35%在40到59岁之间,80岁以上的高达33%,平均年龄69岁。会员老龄化带来严重危害。科研队伍的老化使科学学会的活力严重不足,当选后的会员也不再代表卓越的科学水平。科技人才年龄断层的状况影响国家的科技安全。法国科学学会的改革已经取消了通讯会员的增选。此外,科学学会正在酝酿将资深会员的年龄由80岁提前到75岁,同时取消其推荐和选举会员的资格。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院士,作为一种学术荣誉称号,其产生发展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在历史上对尊崇科学、引导科学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果因为院士的年龄结构产生了束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问题,那么,改革便势在必行。(顾海兵)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