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考验政府应变能力 中国农村"不设防"亟待改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天灾考验政府应变能力 中国农村"不设防"亟待改变
2009年02月13日 10:30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月11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两名消防员在火灾现场扑救。法新社
    2月4日,一辆火车驶过汉普郡车站。18年来罕见的大雪使英国火车系统大面积停运和晚点。法新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频繁的灾害提醒我们,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势在必行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江亚平、马桂花 见习记者王冬发自墨尔本、伦敦、北京 全球气候变暖使自然灾害来得比以往更迅猛。中国在雪灾、震灾中总结经验教训之时,又迎来了无情的旱灾。几乎在同时,大火席卷了澳大利亚,大雪让英国交通陷于瘫痪……这些自然灾害考验着各国政府的应急能力,也警示着完善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澳大利亚:过于依赖以往“经验”

  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于7日开始在维多利亚州的多处地方爆发。由于创纪录的高温持续了一周,加之风力强,使得大火蔓延迅速。目前为止至少造成180余人死亡,预计死亡人数将超过300,数千人无家可归,几个乡镇全部被烧毁。

  总理陆克文于第一时间赶赴墨尔本的救灾现场,保证向受灾地区提供最有力的保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将紧急拨款1000万澳元(约合675万美元),用于灭火和善后工作。澳大利亚军队已受命参与救灾行动,几百名士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运送物资、帮助灾民搭建帐篷。

  到11日上午,维州仍有余火,许多通往火灾地区的道路都被警察封住。尽管本报记者出示证件,希望到受灾严重的地区采访,警察仍不肯放行,因为火势随时可能复燃。记者只好开车拐到小路上,一路上大片被烧焦的土地和废墟触目惊心。

  实际上,澳大利亚森林面积广,山火和雷电经常引起火灾。因此,澳大利亚把防火列在了国民预警体制中,法律明确规定,16岁以上的国民都要接受专门扑火技能的培训;每个社区都推举一位防火志愿者。另外,紧急情况下,可调用航空公司、私人俱乐部的飞机,也写到了应急预案中。这样,人们对火灾都有了一套应对方案。历史上只有1939年的“黑色星期五”和1983年的“灰烬星期三”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但这一次,43摄氏度的高温持续了长达一周,创下了1908年以来的历史纪录。政府此前已经发出高温防火预警,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惨剧的发生让澳政府和舆论沉寂在进一步的反思中。据澳官方公布,这次火灾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人员伤亡,主要是因为人们根据以往的“应急经验”而“轻敌”,人们认为可以逃生,就忙于抢救财物,结果导致丧身火海。

  英国:全城瘫痪中反思官僚化作风

  一边是大火肆虐,一边是大雪无情。2月初,一场18年来最强的降雪令英国首都伦敦陷入全城瘫痪,英国媒体说,即使二战期间遭遇德国“闪电战”袭击,伦敦公交系统也没出现这样的局面。日均承载600万人的伦敦公共汽车系统全面停运,市内11条地铁线路中有8条发生故障或者停运。英国最大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一度关闭全部跑道,1000多所学校被迫停课。

  地面交通暂停还有情可原,大部分地铁停运则让人难以理解。本报记者看到,很多本已担忧失业的市民只能步行上班,因为仅有的几趟地铁挤得关不上门,出租车也根本打不到,这加深了他们对政府的怨气。

  英国政府过于考虑预算和成本的官僚化作风,导致了他们在历次天灾面前表现得准备不足和应对不力。去年夏天洪灾来袭时,政府甚至不能及时地为灾民提供帐篷。而这次的灾难依然没有改变这种官僚化作风。

  市长约翰逊抱怨说,伦敦的铲雪工具短缺,铺砂、撒盐储备不足。但他依然认为为此而投资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可能要“20年才能用上一回”。这种保守的观点遭到了市民的猛烈批评,政府部门的热线一度因为投诉电话过多而崩溃。

  中国:农村“不设防”现状要改变

  而当我们把眼光从国际转向国内,新年伊始,一场数十年一遇的旱灾袭向了中国的北方粮仓。有机构预测说,农民因旱灾会少收入154亿元。面对旱情,一个全方位的“抗旱保丰收”行动迅速展开。2月5日,中国首次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2月7日,温家宝总理亲赴河南农村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路透社近日报道,中国政府在下拨1亿元抗旱资金后,又紧急拨付3亿元特大抗旱补助资金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积极采取引水、打井、修复灌溉设施和机具等应急抗旱措施。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401万人。

  历经洪水、雪灾、地震等灾害性事件后,中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正在提升。“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抗旱救灾,体现了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凝聚力。与以往相比,我们的应急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对《国际先驱导报》说。

  不过,王宏伟也指出,我国的问题是“高防范的城市,不设防的农村”,“从响应次序上说,从领导层向基层自上而下推进的比较迅速,而农村这样的基层单位面对灾情显得准备不足。”

  王宏伟认为,我国应把减灾和扶贫结合起来。罗斯福在应对30年代经济危机时就是这样做的。而克林顿政府麾下的应急管理署,曾经大力建设民间社区应急机制,取得了一定成就,这种做法也可以借鉴。

  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国内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提醒我们,完善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是时候提速了。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