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旱,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然而此时却传出了“抗旱成本投入过大”、“抗旱不值”、“抗旱赔钱”等论调,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杨汴通对此作出了驳斥,他说:“抗旱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大局,不能仅算经济账。”(2月11日《东方早报》)
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抗旱不值论”的始作俑者居然正是本应“心里如汤煮”的“农夫”:同一篇报道就披露“部分农民给其算了笔‘经济账’,反映其抗旱浇麦的成本大于其预期收益,因而并不愿意积极抗旱”,前两天,新华社也有一篇报道说“有些农民不舍得投入,‘抗旱划不来’的思想严重”———如此看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日前宣布启动我国历史上首次Ⅰ级抗旱应急响应,举国上下为旱情揪心,竟然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
实际上,从这次旱灾演变过程来看,我们早就应该感受到农民对抗旱救灾的消极态度了。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禾稻枯焦,亦非一日之旱,据报道,旱情从出现到今天已经一百多天了,为什么此前国家防总没有先启动Ⅲ级、Ⅱ级抗旱紧急响应,而是一上来就是最高级别的Ⅰ级?为什么旱区的各省市县政府没有在国家防总之前启动各自的“抗旱紧急响应”?原因可以列出不少,但有一条也许非常关键,那就是很可能在旱情一开始,农民就选择了放弃。
中国农民是最理性的,他们只需要简单计算一下抗旱所需要支付的水、电、柴油等的支出,再预估一下卖粮的收入,他们就不难得出“抗旱不值”、“抗旱赔钱”的结论。问题的糟糕之处在于,农民的个体理性导致了整个国家的整体非理性———关于旱情的信息,在源头上就被截留了,等到国家防总不得不面对时,国家的粮食安全已经亮起了红灯,十万火急,只能“Ⅰ级”了。
可以肯定的是,农民的这种消极心态,必然会对抗旱的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因为无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再重视,出动的武警消防官兵再多,但要战胜如此大范围的严重旱情,没有农民的积极性是绝对不行的,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就必须解决农民关心的抗旱成本问题。所谓“紧急响应”,我觉得就应该体现在这个地方,否则的话,我们是很难取得这次抗旱救灾的胜利的。
这次旱灾中“抗旱不值论”的流行,暴露了这样一个问题: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兴衰,民族生存,本应以举国之力,举全民族之力来解决它,但奇怪的是,我们却似乎简单地将其“包”给了农民,这是不合理的,也是危险的。(郭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