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新进展(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新进展(3)
2009年02月11日 16:05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三、人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利、文化权利和健康保障权利

  九十年代以来,西藏的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人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利、文化权利和健康保障权利。

  为发展教育,国家在西藏实行了许多特殊优惠政策,在农村和牧区学校推行寄宿制,对部分藏族中小学学生实行包吃、包穿、包住的政策;在乡镇以上中学和小学逐步实行助学金制度和奖学金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在西藏招生实行“以当地民族为主”的原则,对藏族等少数民族的考生实行更加宽松的“适当降低录取分数、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等。

  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形成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1997年,西藏已建立完全小学、村办小学4251所,在校小学生达到30045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8.2%,比1991年提高32.6个百分点。西藏现有中学90所,在校中学生比1991年增加17155人。西藏自治区还办有4所高等院校,16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西藏青壮年文盲率比西藏和平解放前下降41个百分点。

  1991年至1997年,西藏共新建中学27所、乡完全小学278所、村办小学1359所,新建校舍58万平方米,改造旧校舍30多万平方米。几年来,政府对教育投入逐年增加,1997年,教育投资均占自治区财政预算支出和预算内基建投资总额的18%。这一切都与旧西藏只有少数僧官和贵族的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儿童入学率不足2%,广大农奴和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等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八十年代中期起,中央政府还拨出专款,在内地一些省市创办西藏初中班,在北京、天津、成都各建一所西藏中学,供部分西藏中学生到内地学习。到内地学习的西藏学生的交通、食宿、服装、医疗等经常性费用支出均由国家承担。举办内地西藏班(校),中央政府累计拨出基建专款7300万元,各有关省市财政配套资金1亿多元;中央政府每年拨出600万元,有关省市财政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在内地的西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1985年至1997年,内地各级各类西藏班(校)共招收西藏学生18000人,已有5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返回西藏参加当地的建设。目前有13000名西藏学生在内地26个省市100多所学校学习。

  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国家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繁荣西藏的文化事业。

  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藏学研究事业,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扶持。目前,全国从事藏学研究的机构有50多个,从事专业研究及其辅助工作的人员有2000多人。其中,国家在首都北京设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设在西藏的藏学研究机构有10多个,承担并已完成的重大研究课题有100多项。全国各藏学研究机构近年来举办了涉及西藏历史、语言、宗教、民族、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天文历算、藏医等单科或多学科的学术讨论会60余次,完成的重要课题300多个,已经出版和正在出版的藏学专著、编著400多部。由藏族学者撰写的《西藏通史》、《藏史明镜》等著作获得国内外的好评。

  国家重视藏语文在西藏自治区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切实保障藏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藏语文是西藏的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在内地开设的西藏学校或西藏班学生的主课,要求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具有熟练掌握藏语文读写的能力。西藏已完成义务教育阶段500种中小学教材的藏文编译,并已开展编译出版科技资料藏文目录,搜集整理藏文科技资料的工作。为推动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现代化,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西藏自1994年开始进行“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于1996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多文种编码国际标准审定会议上获得通过。这为藏语文步入现代信息媒体领域,在网络媒体中实现信息处理和交换,建立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西藏成立了藏语文术语统一标准化委员会,开始藏语文统一标准化和社会用语规范化。

  古老的藏医、藏药继续得到重视。目前,西藏共有藏医机构14所,60多个县医院内设有藏医科。全区各级藏医院(科)门诊量达年均50多万人次。每年生产的藏药成品10万公斤,品种350多个。十几种名贵藏药获国家医药产品金、银奖,有的获国际传统医学大会奖。

  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大规模、有系统的普查、搜集、采录、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的工作一直在加紧进行。汇集300多张图片、80余万字的《中国戏曲·西藏卷》已于1993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137万字的《中国歌谣集成·西藏卷》也于1995年出版发行。涉及藏族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的总共十大部的文艺集成志书将陆续出齐。《格萨尔王传》是藏族民间艺人创作、加工并一直作为口头说唱艺术在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被西藏自治区列为重点研究课题,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抢救、整理。有关研究机构已收集民间艺人传唱资料录音5000多盘,录像数百盘,整理出文字4000多万字,发表研究《格萨尔王传》的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30多部。通过努力,使这一长期零散传唱的口头文学变成了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巨著。许多藏族学者和宗教界人士称赞这“实现了历代藏族人民的一大心愿”。西藏自治区专门成立了由国家拨款支持的藏文古籍出版社,搜集、整理、出版藏文古籍。大批古藏文书籍、古代木简及金石文字均得到保护。在抢救出版的古籍中,有反映藏民族历史的孤本《德吴宗教渊流》,还有《西藏历代法规选编》、《藏族工艺典籍选编》、《医学论著选编》、《西藏古迹选编》等。

  进入九十年代,西藏基本完成了全区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共调查发现各类文物1768处。大批珍贵文物得到全面保护。六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公布的西藏辖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并确定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1994年,著名的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是中国目前保存地方档案最丰富的档案馆之一。1997年10月,由国家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的西藏博物馆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达2.25万平方米。

  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如今拥有充分的创造和享用文化的权利。现有多功能群众文化艺术馆35座,乡村文化室380多个。在西藏广阔的城乡建立了电影放映发行网络,有电影发行放映单位650个,在农牧区实行免费放电影。1996年译制藏语影片25部,拷贝500余个。九十年代以来累计译制藏语影片630多部,8500多个拷贝。西藏现有图书、音像出版社4家,其中西藏人民出版社累计出版图书6589种,7694万册。公开发行的藏文报刊有23种。到1996年,西藏已建成无线电台2座,无线电视台2座,广播发射或转播台35座,电视转播(差转)台240座,卫星地面接收站700多座。投资近亿元的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已于1996年6月正式建成开馆,藏书59万册,其中仅收集、整理和保护的藏文古籍就达10多万册。

  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的繁荣,使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西藏全区现有以藏族为主体的文艺工作者1万余人,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小型专业演出队15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藏戏队160余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经常下乡免费为群众演出。此外,还有专门的民族艺术教育、研究机构和文学艺术团体等11个。1996年,西藏专业文学艺术和表演作品获国外大奖1个,全国性奖10个。在藏族的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中,如藏历新年、雪顿节、酥油灯节、望果节等,西藏城乡到处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表演。九十年代以来,西藏共有30多个歌舞团、艺术团、学术团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学术交流,同时举办文物、图书、美术、民族服饰、工艺品展览等。

  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各级政府重视西藏人民的健康保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西藏已初步建成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1997年末,西藏的卫生机构发展到1324个,比1991年增加127个;医院床位总数6246张,比1991年增加1169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床位超过2.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929人,比1991年增加1189人,平均每千人口医生1.84人,护士0.7人;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已达4402人,比1991年增长24.46%。而在封建农奴制度时期的旧西藏,只有三所医疗设备极为简陋的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业人员不足百人,加上民间藏医也只有400余人。

  国家对西藏群众的医疗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免费医疗,在城镇实行个人医疗资金账户和公助相结合的医疗费用承担办法。1992年至1997年,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级政府用于卫生方面的支出共计96461万元。

  妇女、儿童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在西藏得到重视。到1996年底,西藏有妇幼保健机构34所,爱婴医院8座。108所县以上医院均设有妇产科,110个重点乡设立了妇幼保健室,对25万多名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调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从1986年起,在全西藏范围内对儿童实施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儿童免疫率为85%。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覆盖率为51.25%。目前,西藏产妇接受新法接生率为50.8%,拉萨市为100%,在项目县范围内,婴儿死亡率由1989年的91.8‰下降到55.21‰。

  现在的西藏,人民的卫生保健状况与旧西藏不可同日而语。从六十年代起,西藏就消灭了天花病,其他一些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地方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或被消灭。1996年,伤寒、肝炎、流脑、流感等14种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1991年下降45.52%和67.16%。1995年,西藏已消灭脊髓灰质炎。西藏自治区政府承诺到200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而在旧西藏,天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屡有发生和流行。据记载,西藏和平解放前的150年间,天花大流行过4次,其中1925年的一次,仅拉萨地区就有7000人丧生。1934年和1937年的两次伤寒流行,拉萨又有5000余人死亡。

  人民享有的健康保障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西藏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从旧西藏的36岁,大幅度提高为目前的65岁。同时,西藏人口也大幅度增加,彻底改变了旧西藏人口增长长期停滞的状况。1734年至1736年间,当时的中国清朝中央政府曾在西藏地区作了详细的户口调查,统计的西藏人口为94.12万人。二百多年后的1953年,西藏地方政府申报的西藏人口为100万。这也就是说,在这二百多年间,西藏人口仅增加5.8万,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从1953年至1993年,西藏人口从100万增加到230多万,其中藏族人口增加了116万,40年间增加了1倍多。至1996年底,西藏人口已达244万,其中藏族人口占95%。这一事实不仅彻底戳穿了达赖和西方一些人所编造的“西藏人口正在减少”,甚至危言耸听地声称“藏族人正在遭受种族灭绝”的谎言,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旧西藏不同的人权状况。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