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坦桑尼亚特派记者章念生、殷淼:在非洲国家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目前正是高温闷热的季节。自月初以来,气温就没低于35摄氏度。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坦桑尼亚的消息公布之后,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都在热切期盼,其热情之烈堪与炎炎赤日相媲美。
“中国人民是坦桑尼亚最好的朋友。你们无论在物质上还是道义上,都给予了我们许多无私援助!”坦桑尼亚新闻、文化与体育部长库齐卡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对胡锦涛主席的到访充满期待,相信这次访问将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的友好发展。”
库齐卡对中坦建交45年以来的大事如数家珍,从周恩来总理1965年访问坦桑尼亚、修建坦赞铁路、建立友谊纺织厂、派出医疗队直到今天援建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库齐卡的眼神中难掩感激之情。“为修坦赞铁路,几十位中国工程人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坦桑尼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库齐卡说,坦赞铁路和坦桑国家体育场的修建,是中国支持坦桑尼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证明。另外,中国政府每年还派出医疗队深入坦桑尼亚农村,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与中国人民手拉手,心连心,永远站在一起。”
在坦桑尼亚采访期间,无论走到哪儿,记者总能受到额外关照。有一天前往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采访,恰逢旁边的老体育场在举行足球比赛。场内观众喊声震天,场外没票的观众几乎将整个体育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得知我们要到体育场采访,维持秩序的警察二话没说,找来体育场工作人员,将我们带入体育场,并介绍给体育场经理查尔斯。查尔斯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带着我们参观刚刚完工的国家体育场。
走在达累斯萨拉姆大街上,总会有人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或用当地斯瓦希里语,或用英语,有的直接说中文“你好”。连日来,坦桑尼亚的电视台、报纸都在报道有关中国的消息,让记者由衷地感到,中坦友谊正深入人心,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