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槐荫区书记、区长带领1000余名机关干部走上街头,捡拾垃圾,清除马路“牛皮癣”。每周六,机关干部捡垃圾的壮观景象都将出现,直至在山东举行的十一届全运会结束。(2月8日《齐鲁晚报》)
机关干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上街打扫卫生,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就能让城市环境卫生起到立竿见影的改善,按说是件好事。然而综观网友对机关干部该举动的评价,非但难寻赞美,反倒充满猜测、讽刺和质疑。公务员出力不小,市民却不领情,原因何在?
尽管相关人员介绍,此次活动将“作为一项以后长期保持的常态制度来执行”。但是也仅仅“常态”到“十一届全运会结束”。全运会一结束,干部上街捡垃圾的“义举”就会停止。这怎能不给市民留下只做临时性表面文章的印象?
此外,不发动群众志愿者的力量,而仅靠机关干部唱“独角戏”。一方面这有吸引社会、尤其是上级领导关注,请功邀赏的“作秀”之嫌;另一方面难免招致猜测:义务劳动真的“义务”吗?也许表面上看他们不计报酬,但是他们会否得到其他形式的补贴?甚至不乏有网友质疑,干部们上街捡拾垃圾时代步车辆的油耗、劳动之余的一顿“工作餐”,任何一项可能因此产生的财政开支,成本或许都要大于雇专业保洁人员的支出。
或许我们对官员有惯性认识,但这种惯性认识并非完全恶意,官员行动的规律不可把握,让人难以琢磨,人们也就只好往令人沮丧的方面想了。(赵登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