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旱情直击:七成小麦受灾 村民抓阄灌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河北旱情直击:七成小麦受灾 村民抓阄灌溉
2009年02月06日 10:19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去年10月底至今,邢台市的平均降水量只有0.4毫米,往年这里的常年降水量约为19.2毫米,约九成多降水的缺失,使邢台市旱情严重。本报记者昨日专程从北京赶赴邢台进行采访,记录下邢台人为保生产所进行的一场“保苗战”!

  去年10月至今罕见降水,抗旱工作在春节前已启动

  邢台是粮食生产大市,也是小麦主产市。“去年,邢台的降水也不多,但是还不至于这么旱,去年冬天是一点雪都没下,到11月份以后整个邢台市的平均降水量才0.4毫米,旱情确实比较严重。”邢台市抗旱系统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如是说。

  干旱带来了土壤失墒,邢台中南部地区未冬灌的地块20厘米土壤的相对湿度已经降低到了40%左右,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死苗现象。来自邢台市农业局的消息称,根据初步统计,邢台市527.5万亩麦田中,旱情涉及面积达368.9万亩。

  抗旱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昨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局,农业局大院里静悄悄,农业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都下乡了,农业局已经召集各个县、区、市农业局局长召开了会议,要求大家紧急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深入小麦生产的第一线开展查墒情、查苗情、查病虫害的活动。

  “早在春节前我们就已启动了抗旱工作,不但搞了抗旱技术指导意见,还专门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下乡去看苗情。”这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由于预测2月气温可能偏高,旱情仍将持续,邢台已经做好了人工增雨增雪的准备;而邢台市抗旱办公室已建立了22个土壤墒情监测点。

  特写

  地下水水位下降

  河道干涸

  农民“抓阄”浇水

  5日,记者来到了距离邢台市区20公里的任县,走访了该县下辖的5个乡。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宋研颇告诉记者:“自出生以来还未见过如此旱情。”

  40岁的宋研颇家住西固城乡东固城村,家有7亩小麦地。“整个冬天一次雨也没下,地里的小麦还没越冬就枯了。”

  宋研颇的妻子王改云今年30多岁,和丈夫一起在田地里给小麦施肥。她说,再过一个月就可以灌溉了,如果到时还没有雨水的话,只能用水泵抽水灌溉。“今年地干,第一水要淌得多一些了。”她说,往年用水泵抽水灌溉家里的7亩地大概要花500多元钱,今年这个数字显然不够用了。

  “雨量正常的年头,小麦大概要浇灌4次水,一次是寒露下麦种时,一次是年前,一次是立春前后,最后一次是麦粒初长。”

  宋研颇介绍,在当地地下水是主要灌溉来源,种麦的农民往往三五成群集体出资在麦地交界处打井共用,一口井花费千元,再加上一台价值千元的抽水泵,往往可以支持灌溉60亩左右的麦地。

  “现在地下水是越落越低,十来年前在任县挖个坑就有水出,现在打到40米都未必能见到水。这也增加了水泵的成本和维护费用。”宋研颇说。

  除了地下水水位的日渐降低,当地的多条河道也出现了干涸,记者顺着宋研颇指引找到了当地曾非常有名的顺水河,然而,记者看到的却是杂草丛生的干枯河道。

  宋研颇告诉记者,由于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截流用于养殖水产,过去下游还惊涛骇浪的河道只能年年干涸,地下水位也随之日渐下降。

  由于没有降雨,加之地下水资源稀缺,像宋研颇这样的农民只能采用地下水灌溉,在当地集资打井的农民只能轮流灌溉。

  “每到灌溉季节,村里都会组织抓阄决定谁第一批灌溉。”(特派记者赵琳琳、柳建云)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