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萧,这位1985年出生的川妹子,人如其名,柔而韧、弱而不娇。
刚刚过去的2008年,蒲柳萧写就了一个小女子的“传奇”:一年获得三个军功章,分别为三等功两枚、二等功一枚。
冰天雪地里的第一枚军功章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时,蒲柳萧刚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一年,任成都军区驻滇某师新闻干事。部队奉命赶赴云南昭通执行抗冰救灾任务,作为唯一一名女军人,蒲柳萧接到命令后二话没说开始收拾背囊。御寒的衣物她没多带,却将平时采访写稿的家当一股脑儿塞进了背包。
天寒地冻,大雪封山,部队向重灾区开进就花了整整4天时间。机动途中,蒲柳萧怕上厕所耽误部队行程,整整4天没敢认真喝瓶水,饿了渴了就喝一罐八宝粥。部队刚到灾区,她就穿上迷彩雨衣到一线采访去了。雨衣不透气,采访一天下来,身上的毛衣毛裤都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回到宿营地时竟能拧出水来。女孩子本就怕冷,可穿着一身湿衣服的蒲柳萧在冰天雪地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晚上需要加班赶稿子,灾区断水断电,她就打着手电筒写,零下5摄氏度的深夜,她一边呵气一边完成稿子。第二天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她采写的官兵救灾事迹时,站在雪地里的蒲柳萧,第一次哭了。
那次在镇雄县碗厂乡苦茶坪村采访,蒲柳萧将官兵们抢修电网的消息编成手机短信正要发送,却发现没有一丝信号,情急之下,她找来一根手臂粗的树棍,独自一人向山上爬去。冰雪尚未融化,山路陡峭泥泞,她足足走了2个小时,终于在两座雪山交界的山垭口上找到了信号,将稿件发了出去。瞒着领导跑到山上发稿的蒲柳萧,下山后俨然成了一个泥猴,然而,第二天《解放军报》就刊登了她的手机新闻。蒲柳萧笑言:“总算没有枉费我的‘野人之行’啦!”
此次出征,蒲柳萧荣立三等功一次。
抗震救灾中的第二枚军功章
5月12日,蒲柳萧的家乡遭遇特大地震灾害,部队再次临危受命。她主动递交了请战书,成为抗震救灾大军中的一员。
在灾区的两个多月中,蒲柳萧跑遍了北川、青川、绵竹、安县、平武等5个重灾县(市)。6月13日,她跟随送粮部队进入北川县漩坪乡采访,返回途中,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滑坡、道路阻塞,送粮队伍只得绕路步行。一路上,雨雾蒙蒙,山路陡峭险滑,蒲柳萧作为队伍中唯一的女同志,体力明显不支。连续几个小时的强行军后,大家又累又饿,部队就地组织休息。停下来的一瞬间,蒲柳萧忽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身体顺势朝路的一边栽了过去,幸好身边战友拉住了她,要不就滚下了山崖。蒲柳萧后来说,那次自己完全是靠意志和信念走下来的。
在灾区采访时虽然每天只睡4个小时,不能洗澡换衣,但蒲柳萧总是神采奕奕。回到师里,蒲柳萧瘦了7、8斤,她见人就说:“以后部队再有急难任务,我还上,绝对比喝减肥茶有效多了!”
第二次出征,蒲柳萧再次荣立三等功。部队领导在宣布立功受奖命令时这样评价她:“小蒲这个丫头非但不怕吃苦,还总是以苦为乐,是我们部队所有大学生干部的榜样!”
电视演讲大赛上的第三枚军功章
2008年9月,蒲柳萧考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年底她参加第六届全军大学生电视演讲大赛获得金奖,荣立二等功一次。
蒲柳萧并非生来就那么优秀。你也许很难想象,这个摘得金奖的小丫头,刚进大学的时候因为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烦恼了很久。然而,喜欢追求完美的她并没有因此气馁。为了能够讲好普通话,从大学一年级起她便开始坚持每天收听新闻联播,并找来普通话练习教材从最基本的发音学起,常常是为了练好一个前鼻音和后鼻音而反复朗读半天。天道酬勤,在大二第一学期快结束时,她顺利通过了国家普通话等级考试。
在其后的大学期间,她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曾担任过学院校园之声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做过学院院史馆的讲解员。经过多次大项活动的锻炼,蒲柳萧的心理素质变得越来越稳。你看她,在演讲台上底气十足、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总是透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激情和落落大方的自信。“越到关键时刻我越没什么压力,比赛的时候心里从不装名次。”提到比赛的成功,蒲柳萧轻描淡写。
蒲柳萧“印象心语”
在蒲柳萧的mp3里总会保留着一首《隐形的翅膀》,她说每次一遇到挫折就会哼这首歌,重新找回勇气和力量。
再苦再难的事,蒲柳萧只要是认准了,她都要想方设法去做完、做好。有时候,有人觉得一个女孩儿,这么认真较劲都有点“二”,可她却自有一番道理:“许三多不算聪明智慧,但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他脑袋里只有‘一根筋’,一根‘不抛弃、不放弃’的筋,想成事,不‘二’哪行?”
刚分到部队时,为了尽快将学校里的新闻理论转化为写作实践,她每天坚持读报练笔,常常是通宵达旦,同事调侃:“自从小蒲干事来了后,新闻办公室的电脑和灯就开始‘超负荷’运转了。”在地震灾区的日子,蒲柳萧白天采访晚上熬夜,共在军内外发稿40多篇,让所有的同事瞠目结舌。一位同学给她发来祝贺短信:“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容易出成绩,你当初一腔热血执意要去相对偏僻艰苦的野战部队,看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尽量使自己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更加充实和完美些”,这是蒲柳萧回到校园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后,对未来日子简单而又美丽的勾画。于是,泡图书馆、找导师交流、到邻近的复旦大学听讲座便构成了她每天生活的基本音符。开学不到4个月,蒲柳萧已经读完了七八部哲学经典著作,上课时的发言也常常会让导师和同学拍手称赞。
蒲柳萧经常被人追问成功的秘诀,每次她都笑着回答:“其实没啥,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作为一个女孩,蒲柳萧并非不爱美丽,只是她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美丽,往往就在那个“最后”的地方等着你。(周清卿 李响 记者 郭建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