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
此次旱情历史罕见
去年冬天以来,北方冬麦区雨雪严重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截至2月4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46亿亩,有398万人、19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国家防总要求,旱区各省要切实加强领导,靠前指挥,狠抓责任制落实;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扩大灌溉面积;要进一步落实抗旱预案,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要切实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最大限度减少旱情影响和损失。
据悉,为做好当前抗旱工作,国家防总在2月2日派出4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再次派出两个工作组,赴旱区指导抗旱。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带队赴河南、山东旱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近日,国家防总商财政部再次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支持旱区抗旱工作。
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谈及此次北方大旱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杨贵名解释说,自去年11月以来,北方冷空气较强,暖湿气流偏弱,没有输送到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因此造成干旱。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表示:“降水需要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在冷空气较强的情况下,去年11月以来暖湿气流一直偏弱,无法交汇形成降水。”他介绍说,我国的暖湿气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西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另一个是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暖湿气流偏弱,跟大气环流异常相关。”张培群认为,大气环流的异常导致了暖湿气流无法输送到长江以北。
对于四川大地震致旱的说法,张培群说:“地震与大范围的气候直接联系很少,可能与地区的气候系统有间接联系。”杨贵名认为,这种说法有炒作嫌疑。
目前南方并没有受到干旱影响。对此,杨贵名解释说:“由于南方有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因此处于正常状态。”
做好人工增雨准备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月7日至9日,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汉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等气象干旱区将出现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对缓和旱区旱情有利。
在做好气象预报的同时,中国气象局目前也在做人工增雨作业的准备。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昨天要求,气象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抗旱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旱情的监测、预报、预测、评估和服务工作,也要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
杨贵名称,未来将采取人工增雨的方式减轻旱情。他说:“一方面严密监视预测天气;另一方面,配合这种天气的监视预测,也做相应的准备,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张培群则告诉记者,人工增雨必须具备的初步条件是,有可以降雨的云层,“人工增雨也要依赖天时。”据了解,2月2日,山西省已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多降水已经达到5.9毫米,效果比较明显。
张培群表示,干旱何时结束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他说,二月份后期还会经历两到三次冷空气。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在暖湿气流的配合上会比前一段时间好,形成一些有效降水,会对干旱加剧的势头有所遏制。
冬麦区产量将减少
对于干旱的后果,农业部新闻办昨天下午发布消息称:截至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和5610万亩。截至目前,七省已累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根据农业部现在的估计,小麦产量可能会比上一年减少2%至2.5%。
张培群说:“如果应对得当,减产不会达2.5%那么高。”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下拨12.8亿元投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