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羁押场所巡视制度试点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陈卫东表示,通过试点发现,这项制度对遏制刑讯逼供确实起到了效果。当然,这个试点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将通过以后的改进,争取建立起真正的“独立”巡视制度。
试点关键在于是否支持
记者:将公众的力量引入对羁押场所的监督,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困难很大吧?
陈卫东:羁押场所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神秘和敏感的地方,我们做这个事情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记者:关键的问题是什么?陈卫东:我们这次只是一个试点,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地方支不支持,配不配合。只有羁押场所配合,让他们觉得做这个事情有好处,他们才会愿意做。辽源的领导思想比较开放,他们之前也做过一些改革的尝试,我们在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后,觉得在这个地方搞,有一定的基础,可以推行下去。
争取建真正独立巡视制
记者:既然是独立于司法机关的公众监督,如何保障巡视员的独立性就是个关键问题。我们的巡视员是通过推荐的方式,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出的,为什么不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陈卫东:这毕竟只是一个试点。巡视制度也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你要让人家自愿报名,也比较麻烦。我们下一步会考虑在这方面进行改进。我们得首先相信他们能出于公心,公正地反映问题。
记者:所以目前辽源的试点,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陈卫东:那是自然。
记者:有什么要改进的?陈卫东:我们争取建立起真正的独立巡视制度。辽源的试点,巡视员巡视的时候,还有检察院的驻所检察员在场,看守所的管理人员也参与了巡视,我们下一步要真正做到巡视员的独立巡视,减少羁押人员的压力。
未发现被报复情况
记者:在辽源的操作条例上,不是规定看守所管理人员不能参与巡视吗?
陈卫东:确实是。但在实际操作上,并没有全部做到。比如,看守所一开始确实是给羁押人员做了一些工作,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怎么说,但后来慢慢就没有了。
记者:有没有因为反映了问题而被报复的情况?
陈卫东:这个肯定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