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铁路运输紧张时刻,票贩子就倾巢而出,为广大旅客深恶痛绝。为什么票贩子手里能囤积大量车票,而旅客通过正规渠道却买不到票?据铁道部公安局政委张庆和介绍,票贩子囤积车票的主要方法是:雇人或自己在车站售票窗口反复排队购买,这占绝大部分;从分布在市区、郊区各处的代售点多次购买;向退票人收购;通过电话重复订票等。(1月18日《广州日报》)
毋庸讳言,张庆和所说的票贩子囤积车票方法是存在的,但其是否能在票贩子手中的票源中“占绝大部分”,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无论票贩子雇人还是自己排队,显然都是与普通购票者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耐人寻味的是,人数上占据劣势的他们,为什么总能拿到那么多的票?
春运开始之后,关于“一票难求”的话题不断升温,很多人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自己明明就排在购票队伍的前列甚至是第一位,售票窗口打开,却没有票了;走出售票大厅,票贩子却迎面兜售自己想要的车票。难道票贩子真的有三头六臂,总能在第一时间同时霸占住所有的售票窗口?至于“反复排队购买”,听起来更令人难以相信。
撇开售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票贩子的绝大部分车票真是从售票窗口购得,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岂不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限定一张身份证只能购买指定数量的火车票,纵使票贩子“反复排队购买”也是枉然。
铁道部的解释是,此举“无助于缓解铁路运力紧张的状况,丝毫不能增加运能”。倘若如此,铁道部日前出台的诸如“四不准”之类旨在规范售票行为的举措,同样“丝毫不能增加运能”。铁路运力紧张似乎成了一个“筐”,在“人均铁路里程仅相当于一根香烟长度”的修饰下,一切问题似乎都变得那么理直气壮。
铁路系统的运力确实紧张,绝大多数公众对此也予以了足够的理解,但越是在效率无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平问题就越显得重要。毕竟,铁路部门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尽最大可能满足公众出行的需要,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实现买票出行过程的公平。无论是打击票贩子还是规范售票流程,铁路部门实际上都是在用维护公平以弥补效率不足。在此过程中,如果最后的公平底线无法得以保障,那将意味着普通公众将一无所获,由此引起他们的误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公众提出火车票实名制,并非希望此举能增加铁路运能,只是希望尽可能维系公平。因此,与解决运能紧张相比,解决当下的公平缺失才是当务之急。(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