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发布环境污染问题位列“三甲”
环保危机意识增强 环境空间满意度下降
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4.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7.0分;76.4%的公众认为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公众对各类环境空间的满意度“全线”下降;公众对政府环保行为的满意度只得了56.74分……
这一串数字无疑会使人们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就连发布这一数字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也坦陈,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仍处在“警钟长鸣”时期。
这项由环境保护部授权、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被誉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也是国内首个环保年度指数。该指数每年年初发布一次,此次是第四次正式发布。
环境问题连续三年最受关注
“2008年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中排名第三。”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今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环境污染问题紧紧跟在“物价问题”和“食品安全”之后,公众的关注比例为37.7%,位列“三甲”。
据他介绍,环境污染问题是自有这项调查以来连续第三次进入“前三”。
不仅如此,调查认为,环境污染和各种环境事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公众个人生活产生的威胁依然存在,有些还十分严重。“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和层面。”章少民说。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调查结论。据环境保护部统计,2008年1至9月,环境保护部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111起,比2007年同期增长22%,这说明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仍呈高发态势。
公众环保意识连续三年不及格
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4.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7.0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5.1分。和上年相比,三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环保意识提高幅度最大,增加2.4个百分点;环保行为和环保满意度则分别增长了0.4个百分点。但是,三项指标仍然没有达到及格线。
章少民表示,奥运会后北京民众对环保的满意度迅速上升。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目前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环保参与度也还不高,环保满意度并不十分理想。他说,三项指标连续三年没有达到及格线也说明了这一点。
章少民认为,更让人担忧的是,公众个人的环保素质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
调查发现,仍有高达72.2%的公众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58%的公众不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能够正确回答“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机构是地方人民政府的公众仅为11.2%;而了解“‘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是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公众还不到10%。
公众环保行为得分更低,只有37.0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透露了两个例子:一是,在“限塑令”正式颁布后,各超市开始停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但仍有26%的公众表示会“经常购买超市塑料袋”;二是,有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而“经常”举报者则只占到了6%。
环境空间满意度“全线”下降
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这项调查,认为我国当前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公众达到了76.4%,比上年上升了几乎10个百分点;同时公众对各类环境空间的满意度“全线”下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认为,这说明公众对环保形势的普遍担忧仍未解除,危机意识增强。
至于公众对各类环境空间的满意度“全线”下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也给出了具体数据,其中,对个人空间环境的满意度由2007年的58.19分下降到52.86分,对地区空间环境的满意度由55.04分下降到49.54分,而对大空间环境的满意度下降幅度最大,由上年的59.00分大幅下降到45.61分,减少超过了13分。
环境污染威胁衣食住行
“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8)”调查结果发现,“垃圾处理”、“噪音污染”、“宠物管理”以及水和空气污染成为公众最担心的环境问题。
在家庭环境中,公众最不满意的主要问题为“垃圾处理”(占20%),比上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
据专家介绍,我国每年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其中80%至90%都是大中城市产生的,而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相当一部分城市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作任何处理,采取城外荒地荒滩或地坑、山沟等地简单堆放,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还造成对地下水和地面水域的污染。
在工作场所,公众认为影响他们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噪音”(占18%)和“电磁辐射”(占18%)问题,比上年分别上升了11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
在居住小区,公众对所在小区最不满意的方面是“宠物管理”(占42.3%),比上年大幅上升近30个百分点。
水和空气污染历来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环保问题之一。章少民说,公众对水和空气污染的担忧并没有丝毫的减轻,32.6%的公众对本地区空气质量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比上年上升了6.8个百分点;对本地区的水质量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公众有28%,比上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
政府环保行为得了56.74分
在公众心目中,政府环保行为的满意度虽然比2007年度提高了1.18分,但仍然没有达到及格线。
是公众对环保部门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造成的吗?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这项调查显示,恰恰相反,有54%的公众认为环保部门“很重要”和“比较重要”,这一比例比上年整整提高了8.1个百分点。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调查认为,政府环保行为令公众较为不满意主要在三个方面,即处理环保事件的效率、处理环保事件的效果和处理公众反映问题的效果。
调查还显示,公众对中央政府的环保行为还是满意的,不满意主要来自基层。对于基层环保部门公众的评价是“素质不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调查说,有3成以上的公众有这样的看法,而这一比例比上年大幅上升了15个百分点。另外,只有41.6%的公众认为,本地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23.5%的公众认为不重视。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分析认为,这说明公众感觉基层环保人员素质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环保工作、正确贯彻落实各项环保政策的最大障碍。
此外,公众对政府部门在推进政策法律执行上也表现出了不满。比如,就环境经济政策的执行,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就提出,应该避免“纸上谈兵”。
近年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贸易四大政策已经在我国陆续颁行。环境税政策也已经正式启动联合研究,环境收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三项政策也处在先期调研中。
章少民说,这些环境经济政策虽然也得到了广大公众的拥护,但公众对其执行效果却给予了一定的质疑。据他介绍,调查显示,只有42.1%的公众认为,我国的环保法律和环境政策颁布后会给社会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质量、公众的环境意识、企业的环保行为等各方面都带来积极的影响。
调查说,有28.3%的公众认为政府的环保信息应该更公开,超过30%的公众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环保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效率,还有33.2%的公众认为政府应该提高处理公众反映环境问题的效率。从公众对政府的环保行为仍有这么多的期待上,也不难找到公众对政府环保行为不满意的地方。(本报记者 郄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