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大洋一号” 中新社发 蔡蔓莉 摄
作为我国现代化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自建成以来,已承担了20个航次的大洋考察任务,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在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首次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 (俗称海底 “黑烟囱”)和2008年在东太平洋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群和异常区后,人们对“大洋一号”船及我国大洋科考活动的关注度更是有增无减。
目前第20航次大洋科学考察活动正在海上进行,科学家们在船上的工作生活情况如何?又是怎样进行考察发现海底 “黑烟囱”的呢?为了回答这些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报特派记者随船进行了采访,这些采访报道将在 “来自深海大洋的报道”栏目中陆续刊载,敬请关注!
——编者
1月4日早上6时,离开毛里求斯路易港后,经过4天的航行, “大洋一号”终于抵达西南印度洋预定的作业区。但由于海况不好,风力达到7级以上,船摇晃得很厉害。白天 “大洋一号”船只做了常规的走航多波束观测,主要记录海水深度、经纬度等基础数据。直到晚上7点多,天气终于有所好转,涌浪变得小起来才开始 “深海拖体”作业。“开始放拖体!”陶春辉首席一声令下,早已处于待命状态的队员们娴熟地开始作业。
“深海拖体”是一个集成设备,外形酷似巨大的钢筋笼子。拖体 “肚子里”全都是精密仪器,最主要的是一套抗高温高压的深海摄像装置。它能够垂直拍摄海底影像并实时传输到实验室电脑监视器上,以便守候在监视器旁的科学家及时发现海底“黑烟囱”。据陶首席介绍,这一套设备是我们的科学家根据科考需要,自己设计并组装的。在本航次第三航段,我们就是靠这些设备成功地在东太平洋海隆发现了海底热液区群。
500米、1000米、1500米……拖体下放深度不断增加,拖体下降过程中,监视器的影像里只有不断涌现的气泡,像电影中穿越时空的画面。随后屏幕上开始出现类似珊瑚礁的图像,各种岩石遍布海底。拖体在海底洋流的作用下不停地上下颠簸,所以画面好像是坐在秋千上拍摄的一样。此时,陶首席坐在离屏幕最近的位置上,专注地盯着画面,不时地看一下各种参数。实验室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希望尽快看到有烟囱状的冒烟物体出现在画面中。 “要是一直发现不了怎么办,就一直看下去吗?” “我们这里是 ‘通宵电影院’,只要海况允许,设备正常,我一般都是看通宵的。”陶首席说。
“大洋一号”船 “通宵电影院”就这样正式开业了,对不少科考人员来说这将是一个不眠夜!(特派记者 徐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