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被冷落的民意将以更激烈的方式表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钱江晚报:被冷落的民意将以更激烈的方式表达
2009年01月06日 12:43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新闻回顾调查:96.8%网友认为政府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

  近日,《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联合推出“地方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你们那通了吗”网络调查,反响热烈。截至1月5日零时,7天共有7111人次参与调查。调查显示,96.8%的网友认为“不畅通”。(1月5日《人民日报》)

  96.8%的网友认为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确实不容乐观。但必须承认,这个数据与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意诉求的表达途径越来越多有着密切的联系。放在十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由此也形成了一个悖论:各级政府一方面在大力开放平台,以各种形式吸纳更多的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却又放任民意一再被冷落的现实。

  地方政府的各种民意通道的应时而生,曾让舆论和民众欣喜不已。但事实上,缺少回应的表达,不具有任何意义。诸如省长热线,市长信箱之类的民意通道,更为常见的现象是,只有开通,没有维护,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民意走进一个死循环,当然也就无法找到出路。从政府网站的熟睡中,从打不通的市长热线中,我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和问责制度的长期缺位,这项政府部门的基本工作被严重边缘化和工具化,某地甚至曾发文称,只处理“重要”的群众来信。

  民意被冷漠,并不代表民意会自动消失。因此,应当正视的问题是:那些被冷落的民意将流向何方?

  一是以更高成本的形式表达。譬如信访和司法途径。信访进入高发期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尊重,被推诿扯皮,久拖不决,以致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信访和司法途径当然也能解决问题,但与成本更低廉,效率更高的民意通道相比,无论是公共资源还是政府信用,都做了完全不必要的牺牲和透支,得不偿失。

  而另一种,则以更激烈的方式呈现,最好的佐证就是去年连续发生的几起群体性事件。无论是瓮安事件,还是多个城市的出租车罢驶事件,其实最初都源于很小很简单的民意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而最终酿成大事件。用学者毛寿龙的话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个人无法找到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而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这样的协商,只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早在2006年,温家宝总理就曾表示,各级干部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现在看来,各地政府需要做的事,也许只是回归一个常识而已。(吴龙贵)

【编辑:吴博
    更多国内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