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6日电 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发表题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盲区》的文章指出,从2008年被问责官员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在突发性事件中应对不力而遭问责。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对突发性事件措手不及,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本该避免的事件反复发生,除了其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方面的原因外,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盲区。
文章称,其心理盲区主要存在3个方面:
一是事前的侥幸心理。文章称,一些领导干部平时习惯于抓所谓的“大事”、“正事”和面子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问题不愿意抓,也不屑于抓,认为少数人反映的问题无关紧要,即使个把人闹事也成不了大气候,捅不出大娄子。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导致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最终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是事中的焦虑情绪。文章称,在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时,民众容易情绪激动,参与者中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思考与宣泄、极端与适度的情绪相互交织,往往使单纯的个体或群体冲突呈现出混乱和无序化态势。在对一些处理过突发性事件干部的访谈中,大多数领导干部承认自己遇到突发性事件或公共危机时会出现紧张和不安,有的还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出汗等躯体症状,甚至危机过后很长时间还无法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经常会从恶梦中惊醒,容易建立刺激―反应的错误联结,心里很不踏实,总感觉随时都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三是事后的懈怠心理。文章称,一些领导干部在事件过后不仅没有从中认真总结教训,亡羊补牢,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偏差和懈怠情绪,将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归结为民众的“刁民心态”和故意找茬,还有的将事件的发生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认为别的地方、别的官员未必好到哪里,自己撞上了只能自认倒霉。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个别官员出了事东奔西忙,疲于应付,一旦事件平息下来,就马放南山,一切照旧,甚至对已经承诺的事情也推三阻四,消极应付,结果往往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看似平息下去的冲突,一不留神,又会再次掀起波澜。
文章认为,为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领导干部既要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构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危机防控体系,建立化解突发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又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入手,在增强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的同时,强化心理素质,提高事前疏导、事中化解和事后总结的能力,真正从源头上和根本上减少突发性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