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出兵
“振华4号”遭遇袭的前一天,中国军方决定远征。“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区护航,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8年12月25日,在“武汉号”驱逐舰会议室,编队指挥员杜景臣少将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此前,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出兵索马里,民间的争论热闹非凡。一家网站民调中心的调查表明:超过80%网友赞成“应派军舰打击国际海盗”——中国有着世界第四的1.8万公里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国海洋经济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0年总产值可望达1.4万亿元人民币。捍卫中国的海洋利益,是中国海军存在的意义;与国际力量一道打击海盗,更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本分。
坊间的兴奋源于这将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上武装力量的首次深蓝作战行动。
在6个世纪前的明朝,永乐皇帝试图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时代。这位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修复秦长城、爱好天文的皇帝,似乎看到了远方蓝色波光的诱惑,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造船工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他幸运地拥有了一个同样不凡的远洋船队统帅——郑和。在西方对千年以来影响世界的百名伟人排名中,中国共有6人上榜,郑和是其中之一。
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明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深蓝中航行,造访各国。据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明朝皇家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无论航行在什么地方,郑和船队在当时都是唯一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力量。
但永乐皇帝去世的次日,新继位者下了一道停止航行的诏书。而其后的清朝政府甚至规定“片帆寸板不许出海,界外不许闭行,出界以违旨立杀!”一个民族的航船就此搁浅了几百年。
“所有国家的兴衰,其决定因素,都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权,能否控制海洋。”美国人马汉——海权论的创始人提出。纵观近代大国崛起,都与经略海洋息息相关,比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但对此次反对远征索马里者也有疑虑:2008年中国国防预算为4180亿元人民币,只占GDP的1.4%,不到美国的两成。所以,不宜在此时发展海军远征能力——“深蓝”纵然重要,却非迫在眉睫。何况,“2008年股市暴跌,经济危机迫在眉睫”。
对这个问题,中国军方一直保持低调。一些迹象透露了远征的信心——2008年4月9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曾亲临南海舰队视察。胡锦涛强调:海军是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的军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迈向“大海军”时代的象征。
而在12月的第一周里,中国海军机关报——《人民海军》报连续刊文,论述中国舰队赴索马里护航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海上运输承担了95%的国际贸易量。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海洋已经成为不少以外贸型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的命门。”军事专家刘江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称。
中国进口原油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而索马里海域是波斯湾石油输往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也是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线的重要燃料港和贸易中转港。它扼守着地中海东南出口和整个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谁控制了这些海上战略通道和海峡,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刘江平如是强调这条海上“石油生命线”的重要意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也曾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运力第四的海运大国,亚丁湾海域是对外贸易和能源运输的重要航线。
2008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全票通过第1851号决议。决定从当日起,授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年内可以在索马里境内“采取一切必要的适当措施,制止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至此,中国“出兵是否符合国际法”的争论也尘埃落定。
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近期派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行动。索马里驻华大使阿威尔表示了对中国出兵的热烈欢迎。12月19日,中国正式宣布远征索马里。
此次远征出动了“武汉”号驱逐舰和“海口”号驱逐舰。这些军舰都用城市命名,象征着中国流动的国土。此外,中国自行建造的最大补给舰“微山湖”号也一并出征——它可以同时为两艘以上驱逐舰提供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