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5%民众认可“中国模式”
——民众如何看待“中国模式”调查
·74.55%的受调查者认可“中国模式”,其中60.25%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模式”还是在探索中的一种发展模式
·调查显示,民众认可的“中国模式”的六大关键词是:改革、发展、渐进、开放、试验、稳定
·“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强有力的政府主导(2918票,占总57.46%)、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发展战略(2424票,占总47.74%)、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2276票,占总44.82%)
·74.56%的受调查者认为,金融危机是对“中国模式”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转型的机会
阅读提示
民众究竟如何看待“中国模式”?是否认同?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中国模式”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和意见收集将有利于对“中国模式”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为此,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人民论坛网等进行了“你如何看待中国模式?”的专题调查,该问卷调查共有4970人参与。此外,人民论坛记者还随机调查了192位社会人士,共计5162人。
74.55%的受调查者认可“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六个关键词:改革、发展、渐进、开放、试验、稳定
“中国模式”是理论界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验的一种概括,那么民众是否认可“中国模式”的提法呢?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55%的受调查者认为有“中国模式”,其中认为“‘中国模式’还是在探索中的发展模式”占受调查者的60.25%(3110票),认为“‘中国模式’已经成型”的占受调查者的14.3%(738票)。同时,调查显示,认为没有“中国模式”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一是认为中国的发展路径还不能形成一种模式,二是认为“中国模式”的提法还没有得到世界公认。
有网友认为,“中国模式就在我们身边。深圳模式、浦东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义乌模式、华西村模式,等等,这不就是中国模式的缩影吗?!”“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苏联模式、东亚模式都不同,我们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出来的,当然有!”“30年来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可以说已经成型。”
专家表示,之所以对“中国模式”的认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关键在于人们对“模式”一词的认识有所不同,实际上,“模式”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它也有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演化变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渐进的和独特的。
如果用几个词来表述“中国模式”的话,民众最为认同哪些描述词呢?本次问卷调查在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基础上,备选了十二个关键词:创新、试验、兼容、渐进、改革、公平、效率、稳定、发展、自主、开放、共享。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六位的分别为:改革、发展、渐进、试验、开放、稳定。专家认为,改革、发展排在最靠前的位置,这表明民众的认知与3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基本吻合的,30年来我们就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至于渐进、试验为何如此靠前,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改革所采取的策略就是渐进式的,以及通过试验点、试验区的形式逐步推进的一个过程。此外,开放总是与改革相对,稳定却常常与改革、发展一起,都是我们讲得较多的方面。
63.7%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的市场化
“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以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
“中国模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民众认为“中国模式”的指向,排在前三位的是“中国特色的市场化”(3172票,63.7%)、“中国特色的民主化”(1984票,39.84%)、“中国特色的工业化”(1609票,32.31%)。
“你认为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强有力的政府主导”(2918票,占总57.46%)、“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发展战略”(2424票,占总47.74%)、“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2276票,占总44.82%)。那么,“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日本模式的最大区别在哪些方面?”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2525票,50.3%)、“既注重中国社会实际,又兼收并蓄”(2228票,44.3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原则相结合”(2131票,42.45%)、“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2040票,40.64%)。
由此可见,实行政府主导下的改革是受调查者认为“中国模式”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模式”有别于“美国模式”、“日本模式”的最大区别。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主导下,才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转型的特色。有专家认为,把市场经济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转型,就是“中国模式”的最大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宇认为,中国的改革方式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渐进”——增量先行,双轨过渡,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先试验后推广,由点到面,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换。这也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特点。“中国改革都是务实的、渐进式的,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安徽凤阳开始突破、四川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改革的试验田,等等。” “开放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特色。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走向开放,由与世界经济完全切断联系的发展模式过渡到全面开放的发展模式。”人民论坛网网友表示。
56.28%的受调查者认为,“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模式”所取得的最大成就
“中国模式”成功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保持了长期政治稳定、从经济领域突破改革和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过去的30年中,你认为‘中国模式’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一是“成为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749票,56.28%),一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258票,46.22%)。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119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4637.5亿美元,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95%,世界排名由第10位跃居到第4位。在此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1978年至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4140元。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保持了长期政治稳定”(2865票,58.71%)、“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从经济领域突破”(2545票,52.15%)、“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2390票,48.98%)、“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战略”(1918票,39.3%)。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春泽教授认为,我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最好不过的。正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保证了社会改革环境的基本稳定,中国通过渐进的改革过程培育了市场各要素,包括企业家、资金等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专家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特有的理论和话语对中国模式的含义和意义所作的最为明确的阐述。
74.56%的受调查者认为,金融危机将是对“中国模式”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转型的机会
“中国模式”完善的重点集中在缩小贫富差距、加快推进民生改革以及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
“有观点认为,中国能否成功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将是对‘中国模式’的一次检验,你是否认同?”调查结果显示,74.56%的受调查者表示认同,认为“这是一次转变中国粗放式发展模式的机会”,仅有24.54%的受调查者表示“不认同,能否应对金融危机与发展模式无关”。
专家表示,“中国模式”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中国模式本身能否持续?二,西方模式能否振兴?如果西方世界再次崛起,中国模式会不会失去反衬的参照系基础?三,是否会受到其他模式的挑战?发展中国家中能否产生另一种模式,并且使中国模式黯然失色?为此,我们应当重点着眼于“中国模式”的自我完善。
“‘中国模式’要进一步完善,你认为应当重点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为:“完善社会分配体制,缩小社会贫富差距”(3945票,81.34%);“加快推进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3820票,78.76%);“完善公共财政,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2992票,61.69%);“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注重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2836票,58.47%)。由此可见,“中国模式”要实现可持续性,必须更加关注公平,更加关注民生领域,更加关注社会的协调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又必须加强政府公共财政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完善公共服务。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的,占受调查者的59.57%,其中47.75%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的成功探索将为世界各国提供经验借鉴”,11.82%的受调查者表示“只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正如世界银行中国局的局长杜大伟(David Dollar)所说——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称得上是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事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艾 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