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基调和首要任务是“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围绕首要任务,会议提出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这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各地各部门又如何推进?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今年全省重点经济工作述评”,敬请关注。
●核心提示
抓紧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启动和建设,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加快”和“提前”的重任。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的80%,比原计划加快10个百分点。
科学合理安排,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城乡住房重建、公共设施重建、基础设施重建、重大产业重建“四个优先”。
以项目为核心,加大工作力度,抓项目开工,抓建设进度,抓资金筹措,抓建设质量,抓责任落实。
● 关键词
“四个优先”
城乡住房重建优先 9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住房,年底完成城镇住房恢复重建任务。
公共设施重建优先 9月1日前基本完成学校重建,年底基本完成医疗卫生机构重建。
基础设施重建优先 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公路项目3月底前全部开工,年底完成农村公路重建。
重大产业重建优先 尽快启动对发展和重建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年底前完成受损企业新建、迁建任务。
2008年岁末,全省掀起一个项目开工的热潮:成灌快铁开工,成绵乐客运专线和成都新客站开工;“五路两港”集体开建,“千亿交通工程”大会战打响;绵阳45个涉农重建项目开建……截至年底,全省已有8400多个重建项目开工,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进展迅速,97%的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能力。
“加快恢复重建步伐,提前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已成为全省上下一致的行动。
展望2009年四川经济“大盘”,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 “抓紧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启动和建设,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列为八项重点工作之首。
(一)
2009,灾后重建关键一年,我们既面临着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共性问题,又肩负着加快灾后重建的特殊使命——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勇于担当。
在全国扩内需、促增长的大背景下,恢复重建能否成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恢复重建步伐,提前完成恢复重建任务”至关重要。
中央确定的今明两年4万亿元拉动内需投资安排中,灾后恢复重建占到1/4。作为灾后重建的“主战场”,2009年,四川投资规模要突破一万亿元,力争达到1.2万亿元,这种刚性的投资,对钢材、水泥等产品以及就业、消费等将产生巨量需求。
中铁二院董事长漆宝瑞算账:中铁二院在“十一五”、“十二五”接手的铁路工程总额近240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投资在四川,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拉动约为700亿元。四川的“加快”和“提前”,将有效拉动全国性的内需。
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必须见机早、行动快,发展大计耽误不得。四川灾后重建的“加快”和“提前”,已成为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大局的重要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任。
(二)
新年的蒙蒙细雨中,北川县曲山镇村民邱光秀帮着解放军往村里送红砖。“早点住进新家,心就早一点踏实”,她说。
地震中,大量的城乡住房、道路交通、公共设施毁损,加快重建新家园,早日过上安定生活,是受灾群众迫切的诉求。
同时,“加快”和“提前”也是四川自身发展的需要。放眼国内,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环境下,各兄弟省区市都拿出了可观的投资计划。百舸争流,四川必须要“加快”和“提前”,奠定好发展基础,在新一轮机遇中抢得先机。
工作目标敲定: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的80%,比原计划加快10个百分点。
(三)
在孩子们欢呼声中,绵竹市遵道镇中学投入使用,这所按9度设防的新学校,紧急疏散设计可以让1200名师生在90秒内撤离。2009年,我省有3037所学校恢复重建,更多的孩子将拥有安全的新校舍。省发改委表示,今年还将有1307个医疗机构、748个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工。
在“加快”和“提前”中科学区分轻重缓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突出了城乡住房重建、公共设施重建、基础设施重建、重大产业重建“四个优先”。以项目为核心,围绕“加快”和“提前”的目标,全省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灾后重建。
绵阳下放审批权限,开辟“绿色通道”,尽量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确保项目尽快上马。眉山将项目的落实与年终考核、官员升迁等“关联”,强化了执行力,提升了工作效力。
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将从“点”向“面”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审批效率。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09年,特殊时期,我们要不气馁、不退缩、不言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按照“加快”和“提前”要求,抓项目开工,抓建设进度,抓资金筹措,抓建设质量,抓责任落实,精心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确保加快重建的要求落到实处。 记者 王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