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试水"马彩为何犹疑重重? 何时开禁尚不明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武汉"试水"马彩为何犹疑重重? 何时开禁尚不明朗
2009年01月01日 09:18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去年12月下旬,距离那场引发国内外喧嚣四起的中国速度赛马公开赛(武汉)测试赛结束已近一个月。本报记者来到曾为焦点中心的武汉东方马城探访,赛场冷清安静,200多匹赛马和骑师赋闲马厩。

  持续近一个月的喧嚣至今未能平息。除了主办方自己,几乎所有的舆论都把这场比赛看作武汉“试水”马彩的象征;随之自然而然地发出了内地今年能否“开禁”马彩的追问——在种种猜测和争论中,始终无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与此同时,本月陆续传出国内多个城市跃跃欲试争夺首批马彩试点的消息。夺了“先声”的武汉东方马城却被传已暂停常规赛事,当地官员则忙于否认这场比赛的“试水”初衷。

  “试水”到底“试”出了什么后果?内地对马彩的试行是否正在运作之中?运作幕后的内情如何?目前有关方面对试行“马彩”的犹疑是什么?如果“开禁”,内地“马彩”又将与香港的商业赛马有何区别?

  近日,本报特派记者分别前往武汉以及已经运转商业赛马一百多年的香港进行了实地调查,以廓清关于“马彩”话题的重重迷雾和可能性前景。

  位于武汉近郊的东方马城是记者调查的第一站。一个月前,一场规模盛大的赛马测试赛在此拉开大幕。尽管主办方一再强调这已是“第六届”,但和以往平静的五届相比,这次增加的“有奖竞猜”很耀眼,赛前已有当地媒体发出“试行”马彩的声音。

  东方马城:

  每年投入以千万元计

  武汉东方马城2002年3月开工奠基,2003年9月第一期工程竣工,武汉赛马节成为这个赛马场每年的常规赛事。

  去年的赛马节已是第六届。在种种力量的推动下,一个新环节被认为应时而生——全面复制香港赛马比赛规则,总奖金达12万元;主办方安排了观众有奖竞猜活动,猜中头马的观众就有可能获得高达3万元的奖金。在高额奖金的刺激下,近万名观众涌进赛马现场观看比赛,盛况空前。

  去年12月下旬,喧嚣已散。沙地跑道上,几位报名参与马城俱乐部的“马迷”骑在被淘汰的赛马上,在阳光下悠闲地接受着骑马训练。

  正在观看业余骑手训练的卢明是马城的资深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马城目前的员工已经达到500多名,是“场子大了以后不断增加的,即使不是比赛,平时也养着200多匹赛马,一匹马要几个人服侍。”

  “就算每个人的平均工资2000元,一个月就100多万,一年是多少?撑了6年,得多少钱?”至于建设马城的一期和二期硬件设施费用,他则表示“都是几亿地投”。

  然而,回报到目前为止却少得可怜。对于平日的马城来说,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有两个:一是俱乐部的会员,他们平时学习骑马需要缴纳费用。“每50分钟150元,但是没有多少人来学。”记者当日看到,在马城练习骑马的会员不到5人。

  至于另一个来源则是赛马的马主,对于目前的赛马场来说,马主分为单场马主和终身马主。所谓单场马主,就是在单场比赛中冠名某匹赛马,一般都是企业马主。而要成为终身马主,则需要购买马匹,每个月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花费来饲养马匹。

  据介绍,目前在东方马城,国产新马的身价一般在2万多元。马匹每个月的生活费,底线是1500元。

  不过,对于东方马城来说,卢明表示,目前代表企业的“单场马主”较多,如万科、智联招聘等,而代表个人的“终身马主”基本上未有。

  “将来还可开发草坪婚礼、烧烤娱乐等项目,还有马场内正在规划的房地产项目”,卢明告诉记者,就在马城外端,正在建设一个面积达1000亩的养马基地,可以再容纳400~500匹的赛马,将来靠养马,也能给马城增加不少收入。

  首席专家:

  全国赛马场都举步维艰

  卢明否定了外界传言在第六届马赛结束后,马城每周的例行测试赛被紧急叫停的消息,“测试赛依然每周在进行着,马城的运转目前一切正常。”

  作为老员工的他坦言,“目前私人老板投入太多,政府投入不多,这样很难撑下去。如果马彩开了,那市场就大了,既能解决燃眉之急也能解决根本问题。再熬个三年吧,如果三年内,马彩再不开,我们估计老板……就撑不住了。”卢明笑着说。

  武汉赛马节第六届组委会发言人、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周元则坦承,目前武汉的赛马还不完全是商业赛事,商业性仅仅体现在赛事冠名权、企业赞助上,是为了保证赛事正常进行。他强调,政府还在补贴这项赛事,只不过补贴数量逐渐减少。“可以通过商业化运作,减少政府补贴性投入。”

  “到目前为止,东方马城的运转情况一般,还属于战略投资阶段,处于亏损时期。”就在去年11月29日比赛当天,湖北省社科院赛马彩票研究中心低调挂牌。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被称为中国竞猜型赛马彩票研究课题组的首席专家。他慎重有加,坦言“拒绝一切境外媒体采访”。

  “试水”之辩:

  武汉显然“有备而来”

  秦尊文认为,对于目前全国多个赛马场来说,“举步维艰惨淡经营,万事俱备只等东风”是一个普遍现象。

  “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马匹出口大国是日本,我们目前培养一匹马的成本只是日本的1/5,增强竞争力需要投入。马彩自然是一个增长点。”

  最早提出搞马彩是在2005年3月,武汉数十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发起提案,提议在武汉发行赛马彩票。6月财政部回复,发展赛马彩票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但是湖北省可以开始试行课题研究。8月,国内首个竞赛型赛马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由于被挂在湖北省社科院内,这被认为带上了“官方”色彩。

  有意思的是,中心的挂牌特意挑选在第六届武汉赛马节的开赛之日。本来在增加有奖竞猜环节后,赛事主办方就一直没有摆脱掉“试水马彩”的追问。尽管一再强调“是趣味性竞猜,不是马彩”,但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国家体育总局体彩管理中心副主任亲临现场的安排,还是让人明显感觉到有一种“试验”的意味。

  此外,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了“赛马专业”,即休闲体育专业(赛马产业方向)。该校与东方马城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全部留在东方马城工作。

  学院首次开设的赛马专业招生情况火爆得让人无法想象。40个招生计划竟引来1200名考生报考,最后招生规模不得不一扩再扩,共招录了91名考生。

  在武汉的测试赛举办以来,重庆、成都、北京、广州等先后有过赛马历史或赛马条件的城市陆续传出争夺国家首批马彩试点的消息。也许是测试赛弄出了太大的“声响”,武汉在赛后立即“低调处理”,但其多年来积极筹备的种种迹象显然在向大众表明,当地对于赛马产业是“有备而来”,在“瞄准”六年后,一切布局正在依次完成。正如秦尊文所说:“先跑起来再说吧。”

  正如秦尊文所说,一般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国家,马彩产业会得到飞速发展。那么,公众目前对于马彩“开禁”,最大的质疑恐怕在于,“我们是时候了吗?”或者说,“马彩的魔力到底在哪里?”

  “马彩”魔力:

  打击私彩拉动内需?

  秦尊文认为,我国的马匹衰落很快,1977年还有1145万匹马,到2003年锐减到800万匹,现在更是不到700万匹了。“我们一匹马才1000多元,人家一匹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亿元。如果赛马发展起来,将对马匹的品质有很大的改善。”

  对于秦尊文来说,马彩的“能量”远不止此。他的课题报告虽然落脚点在发展养马产业链条上,但抛出了一个更动人的“馅饼”,提出了“143”数字组合——据其测算,中国内地如经营马彩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上缴税收400亿元,创造300万个就业机会。“数据是类比香港推理出来的,当产业链比较大时,饲料业、马具、赛马频道、杂志等相关产业都会发展起来。发行马彩的收益可以反哺到‘三农’产业、育马等畜牧业。”

  最让秦尊文津津乐道的是马彩将“收编”目前大量流失的地下私彩收入。“这是‘疏堵结合’的方法。近两年,地下私彩和境外赌博数额高达6000多亿元人民币,严重影响了公彩的正常销售。2005年公彩(体育彩票加上福利彩票)总共有716亿元,仅相当于私彩和出境赌博金额的1/8。”

  然而,秦尊文的这些调查数据却遭到了不少质疑。有人指出,“试问关注赛马的人口能有多少?”对此质疑,秦尊文搬出了最近的一次民调数据:93.3%的武汉市民认为发行竞猜型赛马彩票会带动经济,51%的被访市民对购买赛马彩票表示“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

  也有人疑问,马彩是否会挤占目前的彩票市场?“我不认为它会挤占体彩和福彩的市场,1987年福彩刚问世时只有几千万元的市场,现在已经600亿了。马彩的出现一定是补充而不是排斥。如果非要说挤压,挤压的也将是地下私彩的市场。”

  经过三年的调查,秦尊文说他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内地可以搞赛马彩票,另一个是,必须高度重视公信力问题。

  “广州和北京的做法都不是马彩,所以我不作评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武汉试行的马彩将是国家监管下的体育彩票,不是赌博,每走一步都将在国家监管下进行。在体制上将采取赛事与彩票分离的方式。我国如果试行马彩,将由财政部来发行彩票,由国家体育总局来组织赛事。”

  “在赛事运作上,我们将借鉴香港的做法,但是在发行彩票上,我们有过前车之鉴,将更注意防止舞弊行为。我认为,这种相互制约的体制,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公信力。”

  “如果由私人组织赛马,公信力就太低了,我们国家的法律也不允许。” 他介绍,根据国际马彩业的惯例,马彩总收入的60%返还给彩民,20%左右为公益基金,其余20%为马彩发行费用,“这个渠道会被牢牢监控的”。

  秦尊文也注意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很多人认为,搞赛马会滋长资本主义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并带来一系列治安问题。但从我的研究来看,搞马彩和意识形态没有什么联系。”

  不过,对于政府的态度,语气一直肯定的秦尊文也不敢贸然下结论,“什么时候开禁,目前还很难说。我估计,政府的态度这么谨慎,主要是因为影响面太大,因为一旦推出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要理解政府,正是因为想把事情做好,才这么谨慎的。”

【编辑:卢岩
    更多国内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