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学会遵循规律、面对现实,学会在包容多样中确立主导,在尊重差异中求得和谐,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和导向力
从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来说,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需要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这就包括要不断审视党对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要不断掌握文化发展的规律。
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是历史的必然,是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且这种变革、变化是积极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适应这种历史发展的规律。
我们要学会在包容多样中确立主导,在尊重差异中求得和谐。要学会遵循规律,面对现实;全面而不片面,辩证而不绝对化,顾此而不失彼;既要有原则的坚定性,又要有政策的灵活性;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文化建设更需要强调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创作自由,尊重个性,保护特色,提倡多样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开放。
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必须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保持和突出我们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特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成为盛开的奇葩,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建设又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宽阔的世界眼光,努力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成果。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要认真处理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定律和“适应受众的思维方式、欣赏习惯、接受能力和语言特点”这一跨文化传播规律的辩证关系,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和导向力为目标。既要摒弃民族虚无主义,摒弃那种妄自菲薄、食洋不化,甚至全盘西化、仰洋人鼻息、挟洋以自重的错误的文化观念,又要防止坐井观天、盲目自大、孤芳自赏、排外惧外、封闭保守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观念。要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部部长蔡武日前在文化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报告会上说本报记者整理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