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民工返乡、企业裁员的消息不断传来。胡锦涛总书记近日考察辽宁时,专程到劳动力市场了解就业工作,坦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明年我国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千方百计促就业,把保增长与促就业统筹兼顾起来,这应当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我国就业前景构成压力的,当前有多重因素:首先是出口放缓,导致国内产能过剩,一些企业破产关门;其次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农民倾向于进城打工;四是毕业大学生连年增加。这些因素相加重叠,短期不会出现实质改善,就业日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就业乃民众衣食所出,是民生之本,这点不待多言。已有专家指出,由于通常不把返乡农民工当作失业者,从而缩小了我国失业人口的统计口径,降低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重性。但不论城市居民失业,还是进城农民工返乡,都意味着一些人的收入成了问题,处理失当就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此政府应有清醒认识。
没有增长,自然难有就业,在这种意义上,保增长就是促就业。国家层面在拉动内需,各地政府也在想办法,都意味着增长和就业机会。通常认为,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人口可增加三四百万。只要政府拉动内需,稳定市场信心,增长就有了保障,也就有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我国有一个“特色”,即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就业。原因在于,很多地方喜上大项目大企业,都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中小企业可以大量吸纳就业人口,但往往被政策边缘化,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受冲击最大的正是中小企业。
现在民间强烈要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以稳定这个就业主渠道。农民工返乡,重要原因是沿海出口加工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当然,沿海发达地区正在推动产业升级,这一进程已持续经年。但相当部分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至少可以以产业形式向内地转移,给中西部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政府必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减轻税负,降低融资门槛。
中国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要摆脱这一弊端,我国经济必须进行结构调整,这必然对中小企业构成内在压力。一个可能的转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可以容纳大量高学历者,也需要大量低学历服务人员。十多年前,很多城市提出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效果不彰。现在服务需求增加,政府若能给予政策优惠,第三产业前景广阔。
要增加就业,政府还要多想办法。现在湖北等省份拿出专项资金,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契合我国产业升级的要求,也增加农民工就业几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正是通过提供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将来储备了人力资源。政府还可以完善社会保障,提供各种就业服务,鼓励创业,疏通多种渠道,形成促就业的合力。(本报评论员 杨于泽)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