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局长启事”事发两个月后,吴群再回忆前前后后的情景,已经比海南当地媒体当时的报道有了更多的细节。
2008年9月25日深夜,海南省文昌市锦山镇主街道上一根电信线路水泥杆被车辆撞坏,悬在空中摇摇欲坠,严重危及行人生命安全。
这根被撞坏的电线杆就在吴群经营的“锦华电器商场”旁。虽然悬在半空中的电线杆并没有影响自己的生意,但吴群在9月26日早上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想到的就是“怎么办”。
9月26日上午,吴群来到电信公司在锦山镇的营业部。营业员说,自己只负责收话费,但可以提供管线路的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吴群打通了管线路的负责人电话。那名负责人在电话中说:“知道了。有空的时候我们会马上过来,时间不会拖太久。”
从9月26日一直到10月1日,锦山镇的天气都很晴朗,吴群也每天都在盼着电信局的维修人员来修电线杆。
但他却始终没有等到。国庆节期间,海南受台风影响,全省风雨大作,呆在家里的吴群准备利用这个被撞坏的电线杆来做一件大事。
10月6日,天气放晴,一大早,锦山镇居民突然发现,被撞坏的电线杆上贴出了一篇题为“寻局长启事”的文章。文章是在白纸上打印出来的,署名为“无奈的居民”。
该启事写道:兹因文昌市锦山镇主街道有一电信线路水泥电杆,十日前被车辆撞坏,摇摇欲坠、险象横生,行人车辆随时都可能有灭顶之灾。险情早已逐级上报有关部门,但时过多日未见动静。水泥电线杆还是四十五度斜竖在大街上,并且底部已脱离原基础几十厘米。行人在惊呼危险的同时,都在问:有关部门哪里去了?主管领导哪里去了?路见险情,唯有拔笔求助。居民特贴寻人启事,唯请主管局长身司其职,排除水泥杆险情……谁是局长?局长在哪里?你对市民应有一个交待。局长哪里去了?紧急寻找!!!
这个“寻局长启事”的作者正是吴群。贴好启事之后,吴群打电话将线索告诉了海南当地一家都市类媒体。
当地媒体记者立即赶往锦山采访,并在第二天推出大篇幅报道《电线杆被撞10天无人管市民贴“寻官启事”》,随后又接连两天进行跟踪报道,但新闻并未披露吴群的真实身份,只是以“阿祥”作为其化名。
“寻局长启事”的新闻一经传播,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引来评论无数。有人说“寻官启事”是黑色幽默,有人说“寻官启事”是一面镜子,还有人说“诉求渠道不畅,‘寻官启事’难止”。
锦山镇的一些群众则认为电线杆被撞和吴群没有关系,吴群贴“寻局长启事”不值得,说不定会危及吴群个人利益。另外一些镇上的居民则说,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说,总要有人去做,吴群做得好。
文昌市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寻局长启事”在文昌影响很大,但“我们的政府比较包容,能够让这样的事情存在,对我们这些政府干部也有很多启示”。
10月9日,在“寻局长启事”经过了几天的沸沸扬扬传播后,吴群仍是“神秘作者”,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但他直接找到了文昌市政府督察室的领导承认:“这个东西是我搞的,但它也是社会民主监督的一个实验。”
“寻局长启事”贴出的10月6日当天下午,被撞断电线杆被更换。有关部门也在事后向媒体公布了处理结果:文昌电信公司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线路维护人员予以降岗降级处分,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线路维护中心主任予以免职、行政记大过处分。文昌电信公司一名主管领导也因“寻局长启事”事件引咎辞职。
我是社会大厦的擦洗者
——与海南“寻局长启事”作者对话
隐身两个月后,“寻局长启事”的作者终于公开身份,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披露整个事件的始末以及他的心路历程。
这位写了“寻局长启事”并引发媒体和网友空前议论的作者名叫吴群,1959年生,是海南省文昌市锦山镇的一名个体户,在镇上租房经营一家电器商场。
谈起“寻局长启事”事件始末,吴群也早就没了事发时的谨慎,他不仅专门写了一篇关于事件始末的文章,甚至连多年前写作的文章也一一复印向记者展示。
我要对网友做个交代
记者:“寻局长启事”事件开始的时候,你向媒体提供了线索,却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有什么特殊考虑吗?
吴群: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没有告诉爱人,也没有告诉在外地求学的孩子。不公开自己的身份,主要还是有些顾虑,我毕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要在锦山镇生活工作,也许会得罪一些人。
记者:你现在站出来讲述“寻局长启事”始末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吴群:“寻局长启事”被媒体报道后,引来网络上的大量跟帖和评论,前两天相关网页已接近30万。“寻局长启事”的影响这么深,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正是因为有了网络的广泛关注,“寻局长启事”才有了令我满意的结果。这也说明当今时代,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我们的社会,好的社会现象在网上会受到热捧,坏的也会被网友广泛传播和批评。
网络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增加了我的信心,我觉得应该站出来,对关心和支持这件事的网友做个交待。
“寻局长启事”早有谋划
记者:“寻局长启事”影响很大,也超出了你的预料,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创意的呢?
吴群:在电信线路水泥杆被撞断之前我就有了成熟的想法,只等着事件的发生,即使没有电信张路水泥杆被撞断,我也会找到其他的事情实施这个创意。
改革开放不仅从经济上振兴了中华民族,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结束了万马齐喑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纵然像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但也会有被污染的时候和出现瑕疵的地方,因此,总得有人去发现它、去擦洗它。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整天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在内部机制失调或暂时失调的情况下,外部能否产生“震撼性的能量”,迫使内部机制立即恢复功能?为此,我请教了一些法律和媒体界的朋友,他们都认为这很难,因为既要充分表达民意,又要不碰法律框架,还要顾及国情现状,很难平衡。
非常难,但并非不可能,我必须找到平衡点。几经思索,我终于想出了“寻局长启事”的方式。我认为:第一,启事方式能使事件套上法律防撞垫,免于和“大字报”沾边。第二,形式的新奇、幽默能吸引媒体介入,借以表达强烈民意。第三,在幽默搞笑的气氛中完成对不作为官员的舆论威慑,更是一种让强烈民愤的软着陆,非常符合中国国情。
记者:看来,你的“寻局长启事”可以说是早有“预谋”,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吴群:是的。“电信线路水泥杆”只是一个切入口。写这个启事时我也曾考虑:我的创意是寻找局长,是行政官员,以求震撼效果,但电信是企业单位,尽管有等级相同者,却没有真正的“局长”。于是,我只能将错就错,照寻不误,只是加了一句“谁是局长,局长在哪里?”细心的读者都会看得出其锋芒所指——决不仅是针对此事件的本身。
记者:就像你自己说的,“寻局长启事”决不仅仅是针对毁坏的电信线路水泥杆,而是有更深的内涵。
吴群: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有很多的考虑,在“寻局长启事”事件发生后的两个月里,我又有了更多的想法。
对“电线杆”事件的本身,确实是立竿见影,但对整个社会而言,能否从中得到某种感悟并进行良性互动,以求达到标本兼治。这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我策划“寻局长启事”的最终目的。
向公仆灌输“敬畏之心”
记者:你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说,你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的工商个体户,最高学历仅是高中。从世俗的观点看,你似乎很让人不解:为何你如此热心社会公共事务?又为何能够创意出“寻局长启事”?
吴群:确实有很多人会质疑我的出发点,甚至会质疑我的能力,这很正常。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关注时事政治,“文革”结束前还因为在村里的墙上写“农家愁”三个大字而遭批斗,要不是父亲给工作队干部塞了几包烟,很可能我就有牢狱之灾了。
我的家乡文昌市铺前镇中台村是著名的侨乡,村中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很多都是有识之士,对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
1997年开始经营小家电商场后,我更加热心时事,1998年甚至开始搞起了农村社会调查。此后,我曾将《当前农村的经济状况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应有作为》一文寄给文昌市主要领导,但没有回音。我还曾将《重点学校为什么办成贵族学校》一文寄给海南省教育厅。我甚至还曾将自己写的讽刺一些官员的小品剧本《买电视》寄给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多年来的经历使我明白,一个普通老百姓要想参政议政,要想影响社会的进程,如果不另辟蹊径,真的会难于上青天。
记者:即使你另辟蹊径,创意出“寻局长启事”,在很多人看来,也只是一次个体性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影响力也会渐渐消失。
吴群:“寻局长启事”确实是个体性的事件,在媒体介入、互联网热烈讨论之后,我也发现,官员素质问题最终的解决还是要靠制度本身。人咬狗的事发生多了,同样会失去新闻价值,如渠道不畅还会“寻官”不止,并且越寻越难。产生“轰动效应”的“寻官启事”只能当作“心脏起搏器”,只能在非常情况下使用,正常的肌体,还得靠自身的功能去新陈代谢。
记者:由此可见,“寻局长启事”确实是你深思熟虑之后的创意,不仅考虑到了方式,也考虑到了效果。
吴群:我创意“寻局长启事”的初衷也确实是想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希望通过制造一次“民意威慑”给公仆们强制灌输“敬畏之心”,让他们时刻记住头上三尺有青天,加深党纪国法的意识,让他们懂得怎样“为人官表”。也就是说让体制外的“震动效应”达到体制内的警钟长鸣!
第二,对草根阶层而言,我希望以这种创意来鼓动和“教唆”他们积极参政议政,自觉担负国民责任。如果每个公民都冲破传统思想的牢笼,在自身依法的同时对执法者进行监督,这才是民主法治的艳阳天。视群众利益为小事如形成官场恶习,就会从根本上动摇政权根基,就会引起强烈民怨,制造社会对立。
记者:这两个目的要实现,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显而易见,你的“寻局长启事”为实现这两个目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吴群:确实如此,我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草根阶层”发挥智慧积极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尽自己一分心,出自己一分力。毕竟,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我们的社会不但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而且也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当然,我个人也有反省和体会,在行使公民权力的同时也将主动履行义务,自我提升素质,参政议政时会考虑到国情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对这个社会大厦,我是一个擦洗者,决不是破坏者。(记者 任明超)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