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人权日。60年前的今天,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接受了《人权》杂志专访,积极评价了《世界人权宣言》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中国人权事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中国人权状况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60年前《世界人权宣言》通过的时候,它代表着什么样的改变。当时,战后的世界,刚刚遭受种族主义的重创,军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制造的分裂,以及不平等造成的破坏,而《世界人权宣言》就是站在这样的一片废墟上宣告:一切该结束了,全人类,不论肤色、信仰或者出身,每个人都有固有的尊严和平等。
这是一份有生命的宣言,60年来,正是它以其挺拔的精神改变着世界。尽管至今人类尚未完全摆脱人际与国际间的种种磨难,局部地区依然受到战争与恐怖主义的威胁,有人受到了未受约束的权力肆无忌惮的侵害,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人权宣言》在各国得到响应,首先是人类在观念上的胜出,是文明的胜出。这一时刻,人类为自己许下诺言———以全人类的名义,对每个人的命运担起责任;这一时刻,人类回到人类本身,完成精神上的成年礼。
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人从未放弃自己对人权的追求。早在一百年前,便有许多仁人志士把自由、民主和人权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发表的第一份《中国人权白皮书》开篇即称“人权”是一个“伟大的名词”,是一个“崇高的目标”,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
尤其是2004年以来,“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载入了《宪法》、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重要文献,促进人权事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中共十七大报告通篇也贯穿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扩大民主、保障人权的内容,强调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如王晨所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领域的一个突出进展是,突破了将‘人权’视为资产阶级口号的‘左’的思想束缚,‘人权’开始成为一种文明衡量标准”。“人权”从一个“敏感词汇”变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其中反映的是中国对人权成就和进步的自信:我们的人权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情和现实出发,我们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各种不足,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回顾历史,进步可喜,未来也同样可期。保障人权,正在逐渐凝结成全民的共识和政府责任,接下来中国需要的是更加务实的态度,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秉持一种创新机制的决心克服现实中的不足。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作为衡量中国进步的一个标尺,中国的人权状况必定会得到更好的改善。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