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南极考察的重中之重,在于建设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昆仑站。近日,由于担心放在内陆队集结出发地的雪橇、油桶和生活舱被大雪掩埋,已登陆中山站的部分内陆冰盖队队员在副队长李侍明的带领下,出发到内陆集结地挪动雪橇。
从中山站到集结地,勘察路线的冰雪之旅
其实在12月2日,内陆队就想过去作业,无奈走到半途因风雪太大,能见度太低,不得不返回。
内陆集结出发地在南极大陆冰盖边缘。覆盖在南极陆地上的这层冰盖,平均厚度有2000米,最大厚度为4800米。内陆队的目的地就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
从中山站前往集结地,沿途要爬过几个山坡,坐在雪地车里能够感受到上下坡时的剧烈颠簸。车在浅浅的山谷间前进,两旁是棕色的小山,被白雪覆盖,但并未完全遮盖。这里是东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陵地带,中山站就处于这个丘陵地带的协和半岛上。
集结地距中山站直线距离7公里,开车距离近10公里,在俄罗斯进步站机场附近。雪地车以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要开一个小时左右,如果路况不好,则需要两三个小时。俄罗斯站的考察队员在沿途放置了路标:一根1米左右的棍子,上面套着黑色的旧皮鞋,非常醒目。
为了勘察到更详细更安全的路线,内陆队队员张胜凯带了个手持GPS,沿路打点,通过经纬度定点来记录路线。在拐弯处或者艰险路段,他多打几个点,使得路线更加清楚。
集结地已经存放了航空煤油、雪橇和生活舱等物资
“到了。”坐在驾驶座的队员说。打开后车门下来,发现已经置身于纯白天地之间。往前看,天地一色。往后看,棕色的小山剩下淡淡的轮廓。有经验的内陆队员说,因为天气的缘故,这会儿有点近似内陆的白化天气,能见度差,看东西没有参照物。果然,一抬脚走路,就发现眼前的并不是平地,而是个小雪隆。有时候则会一脚踩空。本以为摘下墨镜会看得清楚一些,却还是一样分不清眼前高低。
集结地已放着数百桶内陆队使用的航空煤油和10多个雪橇,还有数个生活舱。一部分是去年第二次登顶冰穹A返回时遗留的,一部分是重型直升机刚刚从雪龙船吊运过来的。雪橇虽然没有被雪完全埋住,但也已深陷其中,拖动雪橇并不是轻松的事。
作业队员要躺倒在雪地上,在雪橇头部或者尾部位置挖出一个雪洞才能找到联结部位,再套上钢缆联结上卡特车。随后,卡特车慢慢加速拖动雪橇,重新找一个地方放置。部分雪橇上已经满载了油桶,拉动起来更加费力。有一个雪橇硬生生扯断了钢缆,作业队员另找了根钢缆,并作四股,才把这辆雪橇拉动。风雪之中,队员们最终用了4个小时才将12个雪橇“放松”完毕。
雪水煮面条,考察队员加餐
利用作业间隙,副队长李侍明在生活舱里忙碌,给队员们加餐。生活舱是内陆队员去冰穹A一路上生活、休息、吃饭的场所,有几个全是床铺,还有一个是厨房兼睡舱。厨房里配有煤气灶、微波炉,柜子里搁着各种各样的罐头食品和调味品。把午餐肉罐头、鱼罐头热了热,扯了些大白菜,再用雪水煮了锅热水,放入面条,队员们吃得不亦乐乎——劳动之后的饭菜最香甜。这是队员们在内陆冰盖边缘的第一顿饭,罐头食品一开始就唱起了主角。这顿饭也引来了几只贼鸥,守在生活舱门口眼巴巴候着。不过,为保护南极环境,喂食是绝对禁止的。
往南望去,南极冰盖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出征南极冰盖最高点的足迹将从这里延伸。(余建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