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柑橘生蛆的信息,经手机短信飞速传播之后,全国橘农都跟着遭受惨重损失。有报道称,湖北省大约七成柑橘无人问津,价格急跌,预计给橘农造成15亿元损失。而在北京、广西、湖南等地,柑橘也严重滞销,“果农只能看着橘子哭”。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对902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3%的公众赞同大家都去买柑橘,像支援汶川地震灾区一样支援橘农。同期,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受社调中心委托,对全国3300名公众进行的在线调查发现,55.2%的人认为信息来源多元化,现代通讯工具传播扩散速度太快,使得一条传言往往导致一场公共危机。
谁该承担“蛆橘事件”的责任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这条短信在几天内就被转发到无数人的手机上。就因为这条“别吃橘子”的短信,使得柑橘在大半个中国失去了市场。
调查显示,获知“蛆橘事件”后,30.0%的人因为害怕而没有买柑橘,13.6%的人因为不喜欢吃橘子而没有购买,仍然购买了柑橘的占56.4%。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程曼丽教授说:“‘蛆橘事件’与一般的突发事件不同,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大家对此高度关注,而这就对政府的信息发布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它是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需要专业性的解释,所以需要政府部门不但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还要进行科学的解读,否则很难消除民众由于不了解而造成的恐慌。”
“蛆橘事件”的影响本应限定在虫害发生地,但是最终却导致几乎全中国的柑橘滞销,损失巨大,谁应该对此负责呢?调查显示,62.5%的人认为,应该追究未及时发布信息的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责任;47.1%的人认为应该追究当地农业部门的上级监管部门的责任;34.0%的人认为应该追究发布并传播谣言的个人和网站的责任;还有21.6%的人认为责任在于瞒报的媒体。
“往年5元钱3斤的柑橘,现在只卖1元1斤了。”北京市万泉河农贸市场里,一名经营柑橘生意的摊主告诉记者。“柑橘事件”让他们的生意受到了明显影响,很多摊主现在已经没有心情吆喝了,面对大量堆积的橘子,他们束手无策。
“如果大家都不吃橘子,明年我们吃什么?”没有发生虫害的地方的橘农突遇这场飞来横祸,一样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倡议大家去买橘子,像支援汶川地震灾区一样支援橘农,调查中,近六成公众(57.3%)对此表示支持。
10月27日,北京一名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网民,在北京大学BBS上发布了题为“应该团购橘子”的倡议帖,引起强烈反响。有网友留言说:“支持!我每天都在吃橘子,没问题!”网友“STEEL”的一句“救救农民吧!别忘了——粒粒皆辛苦”,更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调查显示,57.9%的人认为可以通过政府收购或补贴,减少橘农损失;56.6%的人认为政府对事件的处理应做到及时公开透明;47.7%的人认为政府应帮助做好滞销柑橘储藏和销售工作;39.5%的人认为媒体应适度报道食用橘子有益健康的信息;27.4%的人提出,应追查“蛆橘事件”造谣者责任。
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权威信息的快速传播
“蛆橘”传言至今,不管专家如何解释,质量报告如何发布,依然难以挽回消费者信心,橘农的损失已不言而喻。无独有偶,近几个月来,网络、短信传言已多次引发公共危机事件。在导致全球经济减速的金融危机中,一些子虚乌有的传言也成了“金融海啸”的推手之一。为什么一则小传言会导致一场公共危机?
调查显示,55.2%的人认为原因是信息来源多元化,现代通讯工具传播速度太快;42.1%的人认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坏消息”总是更容易被扩散;36.5%的人认为原因在于有关方面缺乏危机干预经验,反应缓慢致使传言泛滥失控;36.2%的人认为,网络社会缺乏足够多客观、冷静、理性的声音;35.9%的人认为原因是传言激活了人们内心潜在的不安全感导致失控;还有30.7%的人认为是因为股市、食品安全等方面社会公信力脆弱,使得传言一击中的。
“现在‘网络暴力’太厉害了,一个传言,可以让一个产业遭受巨大的冲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马会勤说,由于大部分老百姓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一些领域不太了解,他们更容易受到蛊惑,以讹传讹,谣言就扩散开了。
调查发现,仅4.7%的人对传言持完全不相信的态度,18.7%的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74.6%的人对传言持怀疑态度,然后寻求真相。
怎样才能避免传言的危害呢?调查中,73.3%的人认为,公众事务信息应及时公开,越透明越能安定人心;58.5%的人认为,应固本培元,健全制度保障,增加公众安全感;51.0%的人认为,各级政府应建立公共事务快速反应机制,制止传言发酵成危机;50.1%的人认为,对股市、食品安全等脆弱环节应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公众信心;47.6%的人认为应提高个人信息素质,让公众不信、不传不能证实的流言;还有47.1%的人认为对造成重大危害的恶意传言要加强执法力度,制裁造谣者。
“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权威信息的快速传播。”程曼丽认为,如果政府部门能在谣言大面积传播之前就广泛发布权威的信息,就不至于有谣言满天飞的局面。但当谣言大肆传播,使得公众“谈橘色变”,然后才追在谣言后边澄清事实,这样的传播效果会很差。只有当“信息大道”高速、畅通、透明,小道消息才没有生存空间。今年的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政府第一时间公布信息,24小时不间断滚动更新信息,当时的谣言就很少。“政府应当从柑橘事件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后碰到类似的事件,要反应更快、更主动,在源头上做好信息发布。”
“但有些事儿太早也不行。”马会勤说,如果未确认的事情过早公布,也许会把“小事化大”,引起大家不必要的担心。“所以我觉得适时公开处理很重要,但政府在适当的时间一定要站出来。同时,公众也不能相信传言,至少要抱以怀疑态度,并且相信严肃媒体。所以建立严肃媒体的公信力也非常重要。”(肖舒楠 邹雅婷)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