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题:中国“外交面孔”背后
中新社记者 王岩
曾长期在外交部新闻司发布处工作的邹建华参赞,一九九七到二00三年间作为发言人的主要助手,协助过崔天凯、朱邦造、章启月、刘建超等八位新闻发言人,参与和负责组织了近五百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邹建华说,各种问题难不倒他们,这是发言人及其助手们事先精心准备的结果。为了准备发布会,发言人要熟悉国内外局势,正确把握政府的态度和立场。他们每天都要大量阅读报刊、收听收看各国电台电视。可能吃饭、睡觉甚至上下班的路上都在琢磨记者的提问。
另外,发言人背后还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团队,即新闻发布处工作人员。他们全天候地跟踪形势,分析舆情动态,帮发言人设想问题,准备答问口径。据悉,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集体,十几个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仅在二十五岁左右。
曾在新闻发布处工作五年多的邹建华总结这个处的两大特点:一是紧张。
“别看一周就两次新闻发布会,但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却是巨大的。每次就像打仗一般。一切都围着口径转,忙得不可开交。走路恨不得小跑,说话没有时间慢条斯理。在这个处工作时间长了,慢性子也得变成急性子。”
二是加班加点多,有时甚至天天需要加班。每次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新闻发布会的答问情况要整理成文并翻译成英文上网。“即使周末和节假日也闲不住。发生突发事件,随时会被召唤到部里加班。”
作为国务院新闻办、最高人民法院和外交学院等机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及“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研讨班”的特聘专家和讲师,邹建华对发言人这个职业的特点和技巧有深入研究。
谈起与其他国家发言人的不同,邹建华认为,美国发言人在回答问题时,碰到回答不了的问题有时会停下来翻看口径本,看完后再回答。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从未这么做过;美国发言人在拒绝回答某一问题时,表达更生硬,更直接。如,“我不想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今天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不想说更多”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很少这么说。
由于代表中国政府形象,发言人往往给人严肃、不苟言笑的感觉。邹建华对也予承认,但他同时指出,这种现象已经在改变。
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任发言人刘建超于二00二年六月的首次亮相,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由于当日适逢中国足球队亮相世界杯,发言人巧妙地用足球这一世界通行的语言,令外交部新闻发布厅变得格外轻松,展现出外交部发言人亲和幽默的一面。“这次发布会可能是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史上气氛最为轻松的一次,自始至终充满笑声。”邹建华说。
从一九八三年到二00八年,二十五年时间里,共有二十余位外交部发言人站在各国媒体的镜头下,期间的四任外交部长,有两位曾担任过发言人。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从一周一次到一周两次,从只发布不答问到不限时间答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外交部发言人的故事相信将写出更生动的章节。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