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洞庭湖“水上人家”弃舟登岸,转产转业
文/记者苏晓洲
深秋,又是一年中洞庭湖“落樵”的季节——随着湖水水位下降并且越来越接近枯水位,一年中最好的外湖水产捕捞时机已经到来。
在拥有2700多平方公里天然湖面的洞庭湖,无论是湖汊河沟,还是茂密的芦苇荡,可谓千帆云集。但本刊记者在洞庭湖区走访时却了解到,随着水产资源的逐步萎缩,很多常年过着“起居船舱,捕鱼养家”的捕捞渔民,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困顿。洞庭湖原本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随之出现严重萎缩甚至枯竭。受访的专家认为,从“以人为本”及保护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国家和地方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洞庭湖“水上人家”弃舟登岸,转产转业。
“水寨”生存条件堪忧
作为长江水系乃至全国最后几个开放性湖泊之一,洞庭湖至今仍接纳来自各地的渔民流动作业。
按照旁人的指点,本刊记者找到一处僻静的湖汊,看见几条柴油机动木船。但木船上一位老人有些生气地对记者说:“我才不是渔民呢,我是向湖中渔民卖生活日用百货的,是湖上的生意人!”
随后,记者找到东洞庭湖“六门闸”等地,才算见到了真正的“水上人家”:十几条渔船挤在一堆,看上去像是个“水寨”。捕捞渔民每户一般有1条用于起居生活的“座船”、1条以上用于捕鱼的“引船”。“座船”小的长不足6米,宽不足2米、面积仅12平方米。船的中部是船舱,较破旧的顶部甚至仅用彩条布遮风挡雨。但不论哪种船舱,在骄阳下都酷热难当、汗味扑鼻。船舱内除了几条旧的被单和衣物,看不到有啥值钱的东西。每条“座船”上,往往挤着一家2至3口人,局促、简陋、破败,让人看了感到有些心酸。
一位熟悉捕捞渔民情况的专家告诉记者,洞庭湖“水上人家”居所狭小,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意外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如2007年东洞庭水域就先后发生4起渔民遭雷击、溺水死亡事件。此外,渔民风餐露宿,吃喝、接触避不开污水、废水和疫水,相当一部分人患有血吸虫病。
捕捞大都入不敷出
本刊记者从地方政府部门了解到,眼下在洞庭湖区,专业、副业从事天然湖泊水域捕捞的渔民,多达6万人左右。仅在东洞庭湖区,就有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湖北、四川、湖南等6个省的近万渔民(其中外省籍渔民达1222人)。他们中的很多人,被外界称为上不着天、下不占地、以船为家的“天吊族”。
在岳阳市经营水产的商人余晓辉告诉记者,他从事洞庭湖野生鱼贩运已有20年,联系的捕捞渔民有十多户。余晓辉说,“落樵”前一段时间,他每天只能从这些渔民手中收购25公斤左右的鱼,“虽然鱼价越来越好,像翘嘴鱼从去年的6元/斤涨到了现在10元/斤以上,鳜鱼从12元/斤涨到了20以上元/斤,但湖里高档、珍稀野生鱼大家都在抢,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鱼贩”叫苦,渔民的收入困境就更可想而知。本刊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来自江苏的渔民陈某,除了有条“座船”,还有2条配备较先进网具的柴油机“引船”,属于装备好也舍得投入的渔民。但他在年景最好的2007年,网片、竹篙、柴油、维修等消耗产生的直接成本就达到3.248万元,但收入却只有4.5万元,扣除生活开支,陈家已经所剩无几。而在收成较差的2006年,则亏了3万元。
洞庭湖区“水上人家”入不敷出的情形较为普遍。在东洞庭湖水域,鱼贩何老板长期联系湖上渔民,负责为这些渔民运送、赊销生活必需品,渔民则以渔获物抵账。这些渔民中,很多人都欠何老板的钱,欠得多的高达3万元至7万元。由于此前有户渔民在欠款8万元后逃亡,何老板盯渔民盯得很紧。债主和债务人之间,已经有了些许“人身依附”关系。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