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与汗水伴随“神七”单机研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完成“神七”任务纪实
作者:王勇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可谓万众瞩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之一,从接到任务以来,从设计、工艺到装调、后勤,群策群力,团结拼搏,尽心尽职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执行着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面对挑战 慎之又慎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同时承担了飞船和火箭的单机承制任务。在飞船任务中,该所承制的返回舱驱动器、推进舱驱动器、推进舱手控驱动器三种单机均为关键单机,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飞行试验的成败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虽然从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16年间该所已参与完成了4次无人飞行和2次载人飞行,就相关工作而言,他们积累了成功的研制经验,也具备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但是对于“神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项里程碑任务,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对待这项工作必须慎之又慎,居安思危,不能因为是成熟型号就掉以轻心、放松警惕。
该所“神七”任务小组组长杨波这样说:“虽然在本次任务中,我所负责的单机产品几乎没有涉及状态更改,但是兄弟单位的设计却并非如此,在整船联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在问题出现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根源,给出对策,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2007年10月,在推进分系统与GNC分系统进行匹配试验时,某一次GNC发出指令后,推进驱动控制器接受指令出现异常;再次发出指令,接受指令完全正常;而此后进行的所有试验中,控制驱动器接受指令完全正常!
出现异常的原因在哪里?是不是我们的设计出了差错?
集团公司火速命令,要求该所立即查找原因。3天,72小时,三位主管设计师——王有波、郑循江、杨波就拿出了包括软件故障树分析、硬件故障树分析、冗余机制分析、软件复查在内的四份报告,对每一个元器件、每一条代码都进行了初步分析!
时间不能等,问题不能拖!设计师被紧急调往北京,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们进行封闭式的排查,对软件、硬件中的各个设计、装配环节进行逐个分析、逐个排除。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软硬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被排除,他们的工作成果也得到了总体设计单位的认可。
每一次出现问题,相关人员都必须全力以赴去解决,他们知道:必须保证每一个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与安全性,才能确保最后的发射成功。
从零开始 全程控制
在两年的单机研制过程中,“神七”团队把严慎细实的要求落到实处,他们坚持从零开始,以一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态度,认真吃透各项技术,充分进行各项试验,高标准定位,全过程控制,全力以赴推进各阶段工作。
为确保工作质量,他们认真将每一项工作分解细化,落实人员,明确时间。设计环节上,不断完善方案,力求精益求精;工艺环节上,理顺管理流程,前移质量控制,定期校验工具,细化元器件记录;装配环节上,除“自检、互检、专职检”之外,每一次产品交付前都要增加“共同检”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确认。
为确保试验过程受控,他们对设计、工艺、装配、检验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控制,及时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进行举一反三,确保不发生低层次、重复性问题。
为确保工作顺畅推进,他们定期召开内部交流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就工作的进展状况、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难点进行交流沟通,力求知识共享,促进共同提高,带动团队成长。
在这样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基础上,他们攻克了工作中的一个个难点,出色完成了飞船和运载的单机承制任务,得到了总体的好评。
勇挑重担 高度负责
作为“神七”研制者,大家深知肩上的责任:自己的工作关系到祖国的声誉、关系到航天员的安全。从接到任务开始,他们就给自己定了硬指标:一定要给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王有波,型号技术负责人。作为部门领导和主要设计人员,他最大限度地挖掘团队成员的潜力,充分进行人力与物力的优化组合。在工作中,他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处处以大局为重,遇上时间急、任务紧的情况,他总是带头加班。他以自己对航天事业的冲劲与热情、执著与坚持带领着这个团队不断前进,为“神七”的研制工作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
杨波,主管设计师,“神七”任务小组组长。为做好设计工作,他广泛涉猎相关技术知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吃透各项技术,注重技术创新。作为组长,他还要做好细致的管理工作,加强与组员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大家的工作进度,随时解决彼此工作协调中的问题。
严丹,蓄压点火器的设计人员。为有效抑制箭体抖动,总体决定在运载火箭中增添蓄压点火器装置。2007年4月,年轻的他接手了这项任务。时间之紧可想而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必须完成从设计、生产各项工作,还要与整箭进行联试。增加一个新研产品,就是增添了一个不确定因素。他深知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半点闪失!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埋头试验室,认真研究每一个设计环节。尤其是在北京进行可靠性试验时,他更是每天和检验、调试人员日夜奋战,困了,试验台上打个盹。最终,他以简单可靠的设计方案得到了院里的认可。“产品能对火箭产生怎样的作用?”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严丹谨慎地说,只有等到飞船冲天而起的那一刻才能真正验证,只有航天员的切身感受才能充分说明问题。
陈翠英,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师傅,一位在航天战线了奉献了数十载青春的老航天。在“神七”任务中,她负责的推进舱驱动控制器印制板多、元器件多、绑线多,是该所承制产品中工序最复杂的一项工作。几十只电阻、电容、集成块、二极管、三极管密密麻麻排列着,这样一项工作真正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陈师傅凭着足够的细致与耐心,出色地完成了装配任务。她说:“虽然从事航天工作几十年了,但是越做越怕,越做越谨慎。”
张立,2006年才入所,两年“神七”工作的磨砺让这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逐步成长为小组里、部门里的一名骨干。其实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入所就接手“神七”的装配工作,无疑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但是年轻的他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默默跟着师傅学习经验与技术,虚心向小组里的同事请教问题。虽然他家住浦东,每天在路上来回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遇上加班,他总是积极服从安排。由于他的好学与悟性,工作越做越熟、越做越顺,本职工作于他已驾轻就熟。
叶国娟,主管质量师,承担着飞船和运载火箭多台单机的质量管理任务。在工作中,她凭着一个老航天、一个老党员的责任感,既主内、又主外,认真抓好质量控制的策划、监督与检查工作,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为该所承制的产品牢牢把好质量关。她这样说:“作为一名质量师,我们不能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是要认认真真把质量工作做好、做到位。”
作为“神七”任务的参与单位,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相关部门都在工作上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从问题的协调解决到资源的保障落实,每一个人都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神舟七号”奏响动人凯歌而搏击!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