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建设
2008年7月,一则"袁隆平要购买售价68.8万元顶级跑车"的虚假报道,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不过,网民们对袁隆平的支持热度却一直不减。
然而,这个广受中国老百姓爱戴、在上世纪70年代就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的科学家,却一直没能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直到1995年,他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不禁让民众对中国的院士制度提出了疑问。
徐匡迪:袁隆平先生我和他很熟,他以工程院院士为自豪,他并没说一定要做科学院院士,但是他也完全有资格做科学院的院士,当时他申请科学院院士的时候没有通过呢,是因为有的院士认为你这个好像不正规,你这个成果是不是偶然的,袁先生呢是一位非常实干的人,到现在还在田里头实干,他并没有写很多的论文来阐述这件事情,科学院比较侧重科学的原理,就是科学的原理的创新和发现而工程院呢是比较注重实际,工程的实际,所以他在工程院第一次申报就通过了。
中国的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但是直到1946年才建立这一个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科学院在1955年建立了学部制,然而,由于受到了"反右"、"大跃进"和"文革"的影响,学部委员增选一度中断。197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工作开始恢复,与此同时,院士制度也开始着手建立。
1993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此,院士制度才正式的建立。1994年,中国工程院宣告成立。在中国,"院士"是最高的学术称号,是一种终身荣誉。
2001年,社会上发生了"核酸风波"、院士候选人花钱做广告等事件,院士科学道德建设由此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重视,于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在这一年出台,而早在1998年,中国工程院就制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2003年院士增选时,徐匡迪对工程院院士和院士候选人提出了"五个不希望",就可能出现的科学道德问题提出忠告。2005年院士增选的前夕,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等13名院士,对院士科学道德等现象进行抨击,并强烈要求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
主持人:也有人开始讨论到就是院士的这个制度,是不是本身也可以进行一些改革。
徐匡迪:院士制度呢我认为是要不断完善,所谓完善呢无非是两个,一个是选拔机制要完善,第二个呢就是监督机制要完善,我想就这两个方面,那么至于说到比如说改革啊,或者说有人说取消,我觉得这个是不了解全世界的情况,所有发达国家都有院士,全世界院士都终身制,但是呢国外有一点你院士要付钱的,像美国院士一年要交1500美元。我们也在酝酿,可能某个时期也要随着待遇提高也要交点费。
2005年底,一则有关"韩国克隆之父"--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蓄意伪造实验结果的报道,在中国科学界引发热议。而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徐匡迪再次对院士科学道德进行强调。
主持人:是不是觉得这个现象还是有存在的这个危机。
徐匡迪:不是讲有危机,就是这个社会的这个功利主义,社会的这种急躁的心情,或者说各个地方对发展科学,突破某一个高技术的这种强烈的欲望也驱使着一些科学工作者感到很大的压力,那么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定力,那也许会出现像韩国黄禹锡这样的造假的问题,他是个优秀的科学家,他在美国做终身教授做了好多年啊,是韩国政府把他请回去的,总统还给他最高奖,结果是个假的,所以因为他压力太大了,所以我们一直要求我们的院士,要有一种平常的心,科学的心来对待所谓的事情,要愿意坐冷板凳,不要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活动。恩格斯曾经讲过,任何高明的专家,在他专业以外都最多是个半通,不能像鲁迅说一成为名人,你就满天飞,到处去兼职,到处去参加各种会议夸夸其谈,这个是至理名言。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