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北京街头的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站为外国游客解答问题。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
8月7日,北京街头的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站为外国游客解答问题。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
中新网8月20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发表文章说,北京奥运外交舞台上活跃着一大批“鸟巢一代”的“八零后外交官”。中国“公众外交”的舞台不仅仅是奥运会,随着全球化浪潮,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公民的“外交家”意识,既是对外开放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国民素质形象的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是“外交家”。
文章摘录如下:
北京奥运外交舞台上活跃着一大批“鸟巢一代”的“八零后外交官”。“鸟巢”是北京国家体育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鸟巢一代”是指参加奥运志愿活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掌握娴熟的外语,擅长与外国人对话,爱国心强,责任感重,具有奉献精神,心理素质好,有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奥运会一百七十万志愿者中,有一群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国际化”的年轻人,更被称为奥运志愿者中的“外交官”。北京外国语大学(下称北外)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齐潇颖,就是其中一位“鸟巢一代”的“八零后外交官”,她被北外评为“奥运之星”。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上,齐潇颖就担任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陪同翻译。
尽管之前齐潇颖曾有过多次志愿服务的经历,可担任罗格陪同翻译,她还是相当紧张。齐潇颖开始了大量的数据搜集工作,并反复听罗格的讲话录音,以便熟悉他的发音。两天后竟然成了“罗格通”。那些日子里,齐潇颖的主要工作,与罗格的首席秘书确认行程,然后向联络处汇报;与随行的警卫人员沟通,引领他前行;与酒店方面协调……每天要忙到晚上八九点。
齐潇颖说:“这就是志愿者的工作,细小、琐碎,没有陪在名人身边的光环,只有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但我付出的一切,在罗格先生对我说‘谢谢’时,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齐潇颖记得自己和罗格的第一次交谈:“那天在电梯里,罗格先生问我姓名、专业、是不是在北京居住等。当时我相当激动,事后逢人就说‘我终于和罗格先生说上话了’。”
奥运期间,数万名中国年轻人同时与外国人面对面,朝夕陪伴在政治名人、体育明星身边,这是史无前例的。北京奥组委招募的奥运会贵宾陪同及语言服务志愿者,经严格选拔,又接受了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的培训,而后在奥运赛场上一展“外交”风采。
据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的培训教师介绍,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志愿者除了要有出色的外语能力,还应具备沟通技巧、应变能力以及对服务对象的了解。培训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涉外礼仪培训。课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案例介绍、服务对象介绍、必备工作知识、心理辅导、旅游在北京、场馆实地培训等。举例说:如何与外宾握手;如何引领观众在赛场座位上就座;乘车礼仪中,客人坐第二排右侧,主人坐左侧,翻译坐副驾驶等等,都是志愿者必须熟知的。
天津南开大学著名社交礼仪专家艾跃进教授,为奥运志愿者讲授礼仪知识。艾教授说,志愿者的礼仪素质与专业技能素质同样重要,他们是中国形象代言人。志愿者培训的根本目的是要呼唤起志愿者对礼仪素质的真正向往和追求,礼仪是志愿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文明教养和变通能力。因此,除了基本礼仪知识培训,还会配套进行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训。礼仪教育绝不只是为了奥运会,如果我们过于功利地看待礼仪教育与奥运会的关系,那么奥运会一结束,礼仪的约束就宣告解除,一切又会恢复到以前的老样子。因此,奥运是提升大众道德水平、补上公民礼仪教育这一课的绝佳机会。
志愿者、北京理工大学学生陈征说︰“我们终于在世界舞台上亮相了。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也为中国矗立在世界中心提供了契机。”奥运会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我服务,我快乐”成为这群富有激情、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公众外交”的舞台不仅仅是奥运会,随着全球化浪潮,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公民的“外交家”意识,既是对外开放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国民素质形象的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是“外交家”。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