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真话、不听真话现象的类型
讲真话、听真话是各级政府作出正确、及时决策的重要保证。但是,现实社会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不讲真话、不听真话的现象。比如,无论是政府调研,还是领导考察,都需要了解一手信息和现实情况,但是,却被带到了事先安排好的座谈会上,或者早有布置的考察地点,很难了解实情,无法达到调研考察的目的。还比如,发生矿难事故,或者失职渎职事件,相关责任人千方百计隐瞒真相,欺骗调查人员,或者避重就轻,虚报谎报,直接影响了事件的处理和隐患的消除。再比如,对待群众上访和申诉,有些政府部门采用欺骗的手法敷衍塞责,打发走了事,损害了群众的权益,更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还有,有些人由于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漏洞,有的甚至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在遇到汇报工作或者上级检查的时候,不惜采用欺骗的手段蒙混过关。有民谣“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总之,诸如此类的不讲真话、不听或者听不到真话的现象扭曲了信息,堵塞了渠道,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
讲真话面临的两难困境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可不察。在现实官场中,因为“潜规则”的作用,真话常面临着两难困境,愿意讲真话者没有人听,愿意听真话者没有人讲。
一个人愿意说真话,但是没有渠道说,或者有渠道但是不畅通。一些领导在工作中,只喜欢听顺从话、赞扬声,不愿意听逆耳的忠言;当遇到群众反映真实情况时,不是躲得远远的,就是假装听不见。这样的领导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丝毫没有群众和下属的冷暖安危。这种现象说轻了是官僚主义,但是,究其实质就是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和作风。
讲真话的成本大于收益。一个人愿意讲真话,但是听者不愿意听。群众讲了真话,领导听不进去,虽然会影响讲真话的积极性,但影响并不恶劣;如果讲了真话,某些领导干部对讲真话的人打击压制,就对讲真话氛围的形成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这样的事例并不少,比较典型的一个就是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竟然违法动用公权力拘捕说真话的新闻记者。如果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每个人都会感到说真话的成本太大了,风险太大了,谁还说那些只会带来成本、不起作用的真话?
有些人奉行投机主义处事方法,喜欢揣摩领导的意图,专讲成绩,不讲问题,不得不谈问题的时候就轻描淡写地应付一下。一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不愿意听那些反映问题、介绍负面情况的真话,认为是下属有意抹黑,而对说假话、做假账、报假数字的人非但不去批评处罚,却大力提拔。这就从反面鼓励了某些爱说假话的人,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讲真话的打击。如果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或者官场上的处世哲学,那么愿意听真话的干部也难以听到真话了。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缺乏讲真话、听真话的风气和制度环境。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党内处理各种关系的习惯和作风,更在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政治风气和制度环境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因为在工作中,我们真正在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嘉奖什么、惩罚什么往往是每个人最明确的指向标。当然,有完备的制度规则并不代表已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落实。
网络时代对不说真话提出新的挑战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在公众面前说真话、做实事,取信于民,千万不可玩弄权力、愚弄百姓。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意味着大众传媒时代的来临。这种情况下,再搞愚民政策,必然会造成欲盖弥彰的后果,增加群众的不信任感,甚至给谣言留下传播的空间。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讲真话会带来示范效应,对形成良性的干群关系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这样的要求不一定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做得到,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正确对待真话,也就是说,这种理想的社会环境和说真话的氛围无法从天上掉下来,而需要更基础的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营造一个讲真话听真话的氛围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听得进真话,并善待一切讲真话的人。诚恳听真话,才会形成放心说真话的良好局面。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乐于听真话,鼓励反映真实情况,善于接受批评,说真话的人自然会多起来,说假话、做表面文章的人自然就会失去市场。同时,还要为因说真话而受到排挤、孤立和打击的同志主持公道。此外,要主动利用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电子政务等信息的传播和互动平台,“原汁原味”地了解下级情况,掌握社情民意。 (严海波)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