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处的吴丹老师有件不小的烦心事。学校精心组织准备的学术会议经常受到年轻教授和学生的“冷落”。
“为什么不去呢?”有这样问题的不仅是她。近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的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会上,不少来自大学、院所、学会的参会者都表示自己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有时候作为一些会议的组织者,他们为难以邀请参会人头疼;有时候作为普通学者,他们也为不愿参加一些没有意思的学术会议烦恼。
学术会议有问题
只有38.89%被调查者对会议质量满意
有学者认为,如今我国学术交流活动已经进入繁荣期。以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为例,近年来,每年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包括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逐年递增,由2004年的2962次,2005年的3193次增加到2006年的3427次。参加会议人次也逐年攀升,2006年达53.9万人次。
其中,国内学术会议数量不断增加,从2003年的2146次,上升到2006年的2968次;参加会议人次也不断扩大,由2003年的26.53万人次上升到2006年的44.13万人次。
在我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144次,上升到2006年的316次;参加会议人次也不断扩大,由2003年的3.19万人次上升到2006年的8.24万人次,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
为了摸清参会者对国内学术会议质量的看法,天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院所、大学的经常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的380位专家学者和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对人们参会后的满意度进行量化,从而分析会议质量。他们的研究报告不久前刚刚“出炉”。
结果如下:第一,总体上看,当前学术会议质量不高,基本满意的占调查人数的55.6%%,满意的仅占调查人数的38.89%%,如果把人们对会议的满意度最高设为5分,那么,平均得分为3.417;第二,国内举办的国际会议的质量较高,得分为3.5696,国内举办的非国际会议的质量相对较低得分为3.2917;第三,在国内举办的非国际会议中,全国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质量较高为3.5418,地方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质量较低为3.3195。
问题出在哪儿?
天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陈士俊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调查。并总结出一些国内学术会议存在的一些倾向和问题。在他和研究者看来,其中许多是需要引起注意并能够克服或避免的。
——创意来源“简单化”,会议动力“功利化”
多数会议的创意没有经过科学的策划和较为广泛的意见征询,缺乏初步可行性的论证分析。会议召开的原始动力,大多出于团体组织的职责要求。还有一些功利化取向严重,因为注册费的收取没有统一的标准,从不收费到几千元,变化幅度较大,部分会议收费较高,把学术会议办成了“富人俱乐部”。而真正以推动学术交流为目的,把促进科技发展作为原始动力的会议仅占一半左右。
——主题设定“空泛化”,议题设置“模糊化”
绝大多数会议都有明确的主题。但是,也有不少会议,为了吸引更多的参会人员,会议的主题模糊,覆盖面过于宽泛;不少会议,其主报告人选随意性较大,有的说来不来,不得不临时调整,使得报告主题不集中;有的主报告人偏离主题,想讲什么讲什么,使人摸不清会议主旨。多数会议能根据主题设置若干议题,一般为2—4个,但是也有少数会议没有议题,或议题设置过多,甚至达十几个,使人无所适从。
——主要组织者“虚位化”,参会人员“随意化”
我国学术会议在组织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成员的遴选上,多是考虑其声望,较少考虑他们能否做实质性工作,挂名者较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一般说来,在国内召开的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对参会人员学术水平要求较高,而国内召开的学术会议对参会人员的水平不强调,甚至没有要求。分组组长和主持人的选择是影响会议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分组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被选择人的学术地位和行政职务,会议组织能力和主持能力常常被忽略。
——开幕嘉宾“领导化”,学术研讨“边缘化”
人们对开幕式嘉宾中的行政领导的出席和发言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行政领导出席开幕式有必要,但是其发言时间太长,需要压缩。关于会议日程的时间分配,几乎所有的会议安排都主要由报到、开幕式及主旨演讲、专题演讲、讨论、考察旅游五部分组成。在时间分布上,报到时间、考察旅游时间较长、而讨论时间又太少。我国的学术会议的话语权常被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参会人员只扮演听众的角色。不少会议仅限于照本宣科(宣读已发给与会者的论文),对问题缺乏深入的讨论,各谈各的调,“交而无流,有会无议,有议无争”的现象比较普遍。
——会议监控“薄弱化”,会议总结“单一化”
绝大多数的会议都会整理会议记录,编写会议简报。但是大多数会议结束后都没有针对会议质量的调查和跟踪分析。大多数会议缺乏全面的会议总结会,会议主办方往往只进行单一的财务清算,很少有人去总结办会的经验教训,并对会议组织过程中的人员予以奖罚。
改进有可为
各路专家广开言路
生动的总结,让台下不少人会心一笑,因为许多“怪现象”都能经常在自己身边看到。如此多的问题,如何改进?
中国矿业大学的吴立新教授建议国内学术会议应该加大讨论和交流的空间。他介绍说,国外的学术会议将信息交流的功能发挥到很高程度,除了主旨发言和主题演讲上有大量提问时间,对没有发言机会的人还有专门的“poster”环节,即将参会者提交的论文贴在展板上,请作者在固定的时间站在展板前,与有兴趣的人交流、讨论。
现在我国的许多会议日程安排非常紧,大多是“有研无讨”。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考虑提前发放会议论文集,粘贴大面积的墙报,充分利用茶歇、午餐会、早餐会、晚餐会等场合创造学术交流的氛围。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主任付彦荣更看重会后总结和反馈。一次他和同事们去国外参加一个园林方面的学术会议,回国后不到一周,大家都收到了征求反馈意见的邮件,他们都认真填写后寄回。从那以后,他们学会组织的会议,每次结束后都会发放会议质量问卷调查表,统计和分析与会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全面总结,以积累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开好同类型会议提供有益的借鉴。
对经费的筹集,陈士俊教授建议广开门路。本着“以会养会”的原则,不仅需要收取一定数额的注册费,而且可以适当有盈余。但是,关于会议经费的收取以及使用必须公开透明。
新闻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术会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学术交流活动已经进入繁荣期。以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为例,近年来,每年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包括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逐年递增。由2004年的2962次,2005年的3193次增加到2006年的3427次。但是受到转轨时期社会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制约和会议组织过程中的非科学、非理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学术会议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
记者感言
培养创新文化能否从学术会议做起
借采访之便,我也有机会旁听过不少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文中所列之“怪现象”,十之七八是见过的。时常在想,学术会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想来应该是一个让学者交流,让思想碰撞的平台。但目前,除去那些为钱而办,没有实际内容的会不谈,国内的学术会议也并非都能担得这个责任。
最近听到一句改自电影《天下无贼》的话“权威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这绝不仅仅是一句笑话,在如今的学术界,此类风气依然大行其道。即使在原本赋予人们同等话语权的学术会议上,也还没有培养起真正的对等交流能力。“有会无议,有议无争”的学术会议比比皆是。
培养创新文化是否能从学术会议做起?撤掉些主席台,少请些与专业无关的领导,会上会下多创造些让人平等交流的环境……学术会议本该从学术出发,但愿能多些实在的学术内容,少些虚伪的形式主义。
近几年,国外的科学咖啡馆,学术沙龙等诸多较为自由的学术交流形式,慢慢引进国内。我们希望,引进的不只是形还有神,那就是崇尚自由探索,崇尚平等交流的学术环境。(刘莉)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