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六月十七日电 (保旭)记者今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对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被权威鉴定专家组肯定为“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成为全球极为关注的焦点,而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拯救工作则是其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员龚洵称,因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目前物种的灭绝速度已达到历史上正常灭绝速度的一千倍。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约三十万种植物中,约五分之一的植物生存受到危胁。在云南,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的植物就有一百五十四种。
为了拯救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成的研究组从一九八六年开始在云南省范围内普查珍稀濒危植物,一九九七年开始正式立项研究。据龚洵介绍,该项目研究组对云南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特别是一些类群的濒危状态。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中国云南珍稀濒危植物I》,书中对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价值、现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以及繁殖、栽培技术作了介绍。另外,研究组还从胚胎学、传粉生物学和种子生理生态等方面对香木莲、红花木莲等云南濒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进行了研究,对濒危机制和保护措施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植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四篇。
在濒危植物苗木培育和种群重建试验研究中,研究组成功培育了珍稀濒危植物苗木五十多种,约两万株,并向有关单位提供了珍稀濒危植物八十多种,三千余株。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在昆明植物园建立了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现保存珍稀濒危植物五百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一百五十多种,地理种源三百多个,其中保存苏铁属植物十三种。保护区培育的大量珍稀濒危植物苗木,不仅提供给有关单位进行迁地保护,而且在云南西畴、金平等地开展了种群重建试验,扩大了这些种类的个体数量。
“云南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濒危机制的研究”日前被评为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权威鉴定专家组认为,该研究成果是一个针对珍稀濒危植物多层次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本底资料,从生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了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机制,提出有效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龚洵称,就目前世界受威胁物种的数量和程度而言,这些工作仅仅是开始,还有更多的物种需要去研究,去保护,拯救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