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2日14时28分开始,四川地震灾区便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信息公开、透明、即时、海量,成为此次抗震救灾的一大特点。一处处废墟、一双双泪眼、一场场生死竞速、一幕幕人间真情,都在聚光灯下被放大和呈现。
“三军之事,莫重于密。”军事行动历来讲究秘而不宣、出其不意。然而,抗震救灾一线的官兵,犹如置身于一个公开透明的全新战场,13万官兵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在救灾战场上被放大,时时处处接受公众的观察和评判。信息公开透明,给我军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
抓住机遇,从相对封闭到公开透明
“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新闻工作者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真实、客观地传递出救灾现场见闻。各路记者紧随子弟兵雷霆突击,部队行动的方方面面、边边角角,随时成为记者捕捉的新闻素材。
全程跟踪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官兵士气,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5月20日,空军某飞行学院救援突击队在解救九峰山被困游客时,香港凤凰卫视即时连线带队的干部科长马小平,对救援情况进行现场播报。途中,半山腰突发泥石流,轰隆隆的声音通过手机传给电视观众,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不由大喊一声:“快逃!”挂断电话,胡一虎即刻发表评论,表达对官兵的赞叹和钦佩。
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传播手段,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抗震救灾进入攻坚阶段时,四总部给抗震救灾一线部队配发了17万台收音机。成都军区某工程维护大队政委梁茂说,在交通、通讯、电力中断的灾区,广播成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5月17日,胡主席亲赴震中汶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官兵们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一消息后,群情振奋,决心书、请战书雪片一般飞向指挥部。
不少救灾部队的干部定期给战士家长发送平安短信,让家长们少一分牵挂和担心,也拉近了与战士的距离。
媒体及时提供的抗震救灾常识,帮助官兵提高了自我调节能力和科学救灾技能。北京军区某部战士小王生平第一次见到废墟上的惨烈场景,搬运遇难者遗体的工作让他变得沉默寡言,天天做恶梦。看了报纸上介绍的心理调节方法后,他主动向班长说出了内心的感受,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很快就走出了阴影。
迎接挑战,从三缄其口到及时沟通
在执行多样化任务中,情况瞬息万变,当任务进展一旦遇到困难,一些猜疑和议论就会通过网络等渠道传播开来。如果再有别有用心的人或敌对势力,借机恶意炒作、误导民众,就有可能使局面复杂化。
有了误解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借助媒体与公众沟通。
地震发生后,震中汶川的情况成为所有人心中的牵挂。道路中断,通讯中断,10万群众生死不明……人们把希望寄托于空军和陆航部队。但是,军用直升机多次试图着陆,终因气象条件太差,无法实施。空降兵部队几次准备进行伞降,也都因为暴雨而被迫放弃。
面对公众的疑问,空军气象专家主动向媒体介绍情况:天空是飞行器活动的舞台,再先进的飞机也要受天气条件的制约,即便是所谓的“全天候”飞行,也会受到一定气象条件的限制;空降的成功率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这是科学规律,世界各国概莫能外。
但是,灾情急迫,陆航部队有时也不得不打破常规,在最低气象条件边缘实施飞行。每逢这种情况,有关部队也及时发布信息,让人们看到陆航官兵英勇无畏的壮举,进一步坚定战胜灾害的信心。5月24日,为了向唐家山堰塞湖空运抢险物资,某陆航团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强行起飞。唐家山堰坝上没有一块平地,直升机最终在10多平方米的小土坪上独轮着陆,充分体现了我军飞行员的非凡胆魄和高超技术。
5月24日,沙特阿拉伯等国援助的706顶帐篷运抵绵竹灾区后,第二炮兵某工程技术总队一夜之间把帐篷安装到位。本报把这一事实报道出去后,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解放军雷厉风行的作风,又使援助国感到欣慰,沙特驻华大使还特意对我军表示感谢。
主动作为,从“桃李不言”到展示风貌
5月18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胡昌明首次亮相,会同军队和武警部队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标志着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正式走上前台。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越是外界关注,越不能满足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是要站在维护党的形象、军队形象这一高度,精心策划和组织好宣传工作,掌握新闻舆论的话语权、主导权。
5月13日晚上,武警四川森林总队副政委暴玉怀赶到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作为一名政治干部,暴玉怀深知外界急需知道震中的信息。他和通信兵孙健把海事卫星电话安装在一辆尚能发电的汽车上,在断水、断电、断通讯的映秀镇,这里成了震中向外界传递信息的“热线”。当地方领导明确由暴玉怀协调中外记者采访时,他想方设法与赶到震中的来自德国、法国和凤凰卫视等媒体的记者联系,向他们介绍信息,并给他们的采访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各部队特别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有的政委、政治部主任亲自写稿子、出思路,有的主动向记者介绍部队的行动和官兵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100多位师团领导与媒体直接连线,20多位宣传处长、科长初尝了“新闻发言人”的感觉,一批批抗震救灾先进典型相继被媒体推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瞬间永远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5月19日上午,某部救援小组清理完遗体后,93名救援官兵在遗体旁列队,脱帽向遇难者三鞠躬。这一幕被目睹整个经过的外国记者报道为“具有人道主义的善举”,让世界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辛士红 欧灿)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