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救援队 为使遗体保持完好 队员用手清理碎石
俄罗斯救援队 自带三套通信设备 视频实时传回总部
新加坡救援队 队长改由华人担任 队员大都能讲汉语
韩国救援队 搜救器材转赠当地 帮助群众扎起帐篷
即使回到北京数日,跟随日本救援队的外交部新闻司参赞李文亮回想起在灾区的一切,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当时那种“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气氛。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考虑到邻近和快捷的原则,中国政府同意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四国政府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赴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救援行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日本救援队
从接到通知到集结出发,不到6个小时
日本救援队是地震后抵达中国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伍。16日凌晨3时,首批救援人员抵达成都,随即连夜赶赴400公里外的青川县。
持续不断的余震中,通往灾区的道路充满危险和艰辛:一侧是直削而下的松动山体,另一侧是落差数十米的深沟,刚刚抢通的路面上塌陷、裂缝及落石遍布,被砸扁的车辆随处可见,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
“救援队一行有大客车4辆,器材卡车5辆,如此长的车队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进,想想就一身冷汗。”有着30多年对日工作经验的外交官李文亮连连摇头。李文亮说,日方从接到通知到救援队伍集结出发,一共不到6个小时。日本救援队队长小泉崇也表示,这次来华是日本参与国际救援20多年来出发最快的一次。
随后,俄罗斯、韩国、新加坡专业搜救人员同样马不停蹄地赶往绵竹、都江堰和什邡等地的重灾区。
到最危险、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去!这是每支救援队都提出过的请求。
“在搜救那对母女的遗体时,为最大限度地保存遗体的完好,日本搜救队员放弃机械,用手将遗体上的碎石一点点清理开。看到年轻母亲在生命最后一刻背部微隆、拼尽全力保护婴儿的姿态,多名队员都悲伤落泪,连连感叹中国母亲‘了不起’。”李文亮说。
他特别提到,在包裹遗体时,考虑到遇难者是女性,日方队员特意选择了小碎花图案的收容袋。
中外救援人员保持着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日本救援队曾与中方救援人员合用探测器寻找生命的痕迹。队员岛田一郎难忘这段特殊的合作:“看到了解放军的笑……感觉他们已经把我们当作兄弟了。这次救援很光荣,也很有意义。”
俄罗斯救援队
“幸存者被救出时,俄方队员满眼热泪”
李文信参赞回忆起俄罗斯救援队营救出幸存者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5月17日,被困127小时61岁的女性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员发现,随即将她身上的钢筋水泥楼板切开1米见方。俄罗斯队员确认幸存者神志清醒后,仅用了十多分钟,就将她从两层楼夹缝间解救出来。
“幸存者被救出来的时候,俄方队员再也控制不住感情,互相拥抱在一起,满眼热泪;救护车载着幸存者离开时,在场群众纷纷上前与救援队员握手。”李文信说。
这位全程协助俄方救援队工作的外交官与他的同事们一样,对国际救援队高度专业化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印象深刻。
李文信说,外国救援队的行动强化了一个理念和原则:人的智慧和理性、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在抗震救灾中是最有效的。
俄罗斯救援队带有海事卫星电话、微波和超微波三套通信设备,以及GPS定位系统,通过救援人员头顶的摄像头,搜救现场的视频可以实时传回莫斯科总部,队员之间也通过步话机随时联络。
救援队不仅带来先进搜救设备,俄罗斯和新加坡救援队还通过专机,自带了专业救援车和驾驶员。
“没有中国驾照的外国司机驾驶外国牌照车辆在中国行驶,按规定是不允许的。但是考虑当时的特殊情况,经过协商,我们还是同意了这种做法。毕竟一切都是为了救人。”李文信说。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