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的兄长,我的兄弟
是什么力量将半年前还在父母身边的小伙子打造成钢铁一般的汉子?记者一直在寻找答案。
“兄长的榜样和兄弟的鼓励!”这是新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记者对“军官如兄长”有着切身体会。在灾区,师长、副政委、参谋长能吃到的就是方便面、榨菜、面包干。在红白镇,当记者对炊事班长抄起铁铲往锅里洒黑土,用黑土擦拭铁锅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时,炊事班长头也不抬地说:“这里缺水,只能用土来洗锅,去去油。”记者追问:“师领导也一样吗?”炊事班长很奇怪地白了记者一眼说:“没人例外!”
师部的一名老士官悄悄告诉记者:“到灾区的头两天,师领导和所有官兵都一样:每天两人一瓶水,一人一包方便面。因为师领导们晚上还得开会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所以炊事班给师领导多炒了一个青菜,结果被师长劈头盖脸地批评了一顿。师长撂下的话是‘没有例外’!”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疗队给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官兵打防疫针,当杨杰师长听说打算从师部开始时,立即请求医疗队:“从一线的官兵开始吧,他们天天与罹难者打交道,最需要保护。师部的干部战士最后打吧。”
当新兵们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罹难者遗体时,他们被惊呆了。那一刻,军官、党员和老兵挺身而出,清理遗体,安排新兵们执行警戒任务。一位罹难者的遗体严重损坏,就连家属都不敢上前相认,一名连长毫不犹豫地将遗体抱了起来,刹那间,遗体体液迸出,溅了连长一脸……第二天,新兵们请求参加最艰难的搜救战斗。
某营教导员许虎说,参与救灾行动,“大家的心理经过了3个阶段——刚开始接受任务时,大家热情很高,很着急,总想着尽快救;当真正面对遗体时,士兵们内心是非常恐惧的;再后来,为了完成任务,大家坚强地面对恐惧。”
老兵的言传身教是让新兵迅速成长最直接的办法。在这场地震灾害中,金花镇三江村66岁的吴老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全部丧生,老人感到失去了所有亲人,无依无靠,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就两天多不吃不喝,想寻短见。师长杨杰和组织科干事李广带着面包和罐头来看望老人,和他攀谈了一个多小时,鼓励老人坚强地活下去。老人终于鼓起了生活的勇气。随同杨杰师长一起行动的新兵们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救人又救心”。
4.“千岁军”与“黄继光精神”
走进空降兵某团在洛水镇的抗震救灾指挥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风招展的印有“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字样的一面大旗。在营房里,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一座铜像巍然伫立。团政委孙传海告诉记者,他们每次执行重大任务时都会带上黄继光的铜像,激励全团官兵。在这支拥有光荣传统的部队里,黄继光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激励部队不断前进的动力。
同样让官兵们感到骄傲的是,这支英勇的部队还有“千岁军”之称。该部队某团政委李伟强介绍说,这支部队是1950年从四大野战军中挑选历次战争中的功臣和战斗模范组建而成的。
这支部队接到抗震救灾命令后,连夜拟出计划、协调兵力、准备物资,在4个小时内完成了应急出动准备,在20个小时内从1000公里以外进入指定地区,成为首批整体抵达灾区的外区部队。面对余震频发、天气恶劣、停水停电、设备缺乏等困难,他们凭着双手和绳子、铁锹、镐头等简单工具,昼夜不停地在废墟中搜救。战士们的手上、肩上、腿上、背上伤痕累累,多数官兵几日几夜没合眼。他们逐村逐户地搜寻幸存者,在红白、清平等山区,他们组织了10余支深山搜救队,深入1000多平方公里的深山老林,徒步搜救。有的战士在转移群众途中受伤,有的将自己的食物和水让给群众。在道路坍塌、山体滑坡等险情中,战士们打通了一条条“生命通道”……
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人要闯洛水空降兵某团驻地,遭哨兵阻拦,双方发生激烈争吵。这个年轻人名叫邹伟,去年12月刚刚退伍。地震发生后,得知自己的部队来抗震救灾,邹伟赶赴连队,想同战友们并肩战斗。这个来自四川的“没有军衔的战士”对记者说,他已经和部队融为一体,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部队和战友,只要部队需要,他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特派记者 邱永峥 特约记者 徐冰川)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