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二日电 题:资深地震专家呼吁关注土木工程减灾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在人类遇到的无数次各种灾害中,还有一类危害极大、影响极广且迄今尚未被人类所认识、所注意的灾害,这个灾害就是“土木工程灾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原所长谢礼立研究员称,从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应当汲取的教训之一,就是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将重点放在土木工程减灾方法上来,因地制宜发展有助于土木工程抗震的经济有用的方法和技术。
谢礼立向中国工程院抗震救灾专题研讨会提交“汶川地震后的几点想法”书面材料分析说,土木工程包括所有的建筑,地上和地下的土木设施,铁路、水库、隧道,各种港口、矿山、工厂等,土木工程灾害产生机理是由于人们不当的知识(或缺乏知识)、不当的选址、不当的设计、不当的施工、不当的使用和不当的维护,而导致土木工程的失效和破坏乃至倒塌进而造成灾害。
土木工程灾害特点有二:一是土木工程是造成灾害的主要载体,即所有灾害必须首先使土木工程破坏或失效,再进一步酿成巨大损失,从这一特征看,地震灾害是典型的土木工程灾害;二是减轻这种灾害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必须依靠包括选址、施工、设计、加固、维护和保养等土木工程方法,即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措施是正确的设防、设计、施工、维护和使用,靠土木工程方法解决问题。
这位资深地震专家称,尽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人提出“土木工程灾害”概念,但这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认识。强调“土木工程灾害”,还要用正确方法指导防震减灾实践,将主要精力放在采用土木工程方法上,而不要寄托于目前或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做不到的地震预报上。
通过汶川地震应认识到:一要重视选择人类居住环境,尽量选择安全的地带和地段,适当避开活动的断层以及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恶劣环境;二要重新审视和总结中国目前的防震减灾体制、方针和思路,调整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技术路线等。他建议中国工程院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一套有关城乡防震减灾能力的定义、标准及测定方法,以此逐一测定全国城乡的防震减灾能力,对减灾能力低下的城镇必须采取措施逐步增强,从现在抓起将有望在二○二○年以前有效提高全国城乡防震减灾能力。同时,在公共安全管理科学领域,中国工程院应加强“灾害管理”学科工作。
谢礼立还特别指出,灾前的预防工作做得越好,灾后损失就越小。这次举国一致救灾,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人心、贯彻得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防震减灾工作还需要改进。(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