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1时许,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降半旗,数万同胞挥舞国旗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进行悼念活动,广场上的人群自发喊起,“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5月21日晚上,浙江绍兴大禹陵工作人员正在撞钟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当日为全国哀悼日最后一天。大禹出生于四川北川,葬于浙江绍兴。 中新社发 袁云 摄
|
5月20日1时许,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降半旗,数万同胞挥舞国旗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进行悼念活动,广场上的人群自发喊起,“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5月21日晚上,浙江绍兴大禹陵工作人员正在撞钟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当日为全国哀悼日最后一天。大禹出生于四川北川,葬于浙江绍兴。 中新社发 袁云 摄
|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二日电 二十二日,是中国为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而举行的三天全国哀悼日结束后的第一天。二十二日出版的北京各主要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呼吁生者要坚强、积极地面对现实,需要在继续抗震救灾的同时,着力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说,三天哀悼,让悲痛得以表达,也让坚忍得以持续。哀悼日里高亢悲壮的激昂呐喊,当是人们哀思过后凝聚力量的信心和源泉。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该报还发表《中国加油!》长篇报道,回顾三天全国哀悼日,强调“悲痛生长坚强,信念凝聚力量”。
《光明日报》的评论员文章题为《哀悼日后,我们更坚强》。文章说,三日来,人们在悲伤中奉献着伟大的爱。哀悼,是为了让死者安详、生者坚强。我们更坚强,就是要继续奋力抗震救灾;更加负责地做好正在进行的工作,一手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全力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一手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发展,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解放军报》发表题为《中国感动世界 世界襄助中国》的文章,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展开及时、妥当、不间断、高效率的抗震救灾行动,令整个世界为之动容,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震灾不仅给予极大的关注,而且给予道义上、物质上、技术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新京报》发表社论《救灾刚刚起步 远非松懈之时》,指出人们从震惊、焦虑与哀伤中缓过神来,社会生活的秩序正慢慢回归正常。但是,现在还远不是疲惫和松懈的时候。一切其实刚刚开始。当下,灾区同胞生活遇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全民投入的抗震救灾,注定是一场艰难的、长期的、韧性的抗争。灾区的大规模重建,数百万受灾民众的安置,无数破碎心灵的拯救,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漫长过程。
各大报纸还对房屋和校舍重建、卫生防疫、心理疏导、救灾物资发放等灾后救助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给予了关注。《工人日报》的社评即以《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为主题,提醒人们关注对震灾中心理受重创的人的心理干预,并强调疗治眼睛看不见的心灵创伤,格外需要真诚、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这些是心理救助不可缺少的信息。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