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地震局:震区6000多次余震是怎样监测出来的

2008年05月21日 13:58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苗崇刚这个名字也许已不陌生。作为率队深入地震灾区一线的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人们能够在本报上频繁获悉由他介绍的一线救援进展。昨天傍晚在设于都江堰的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指挥部,苗崇刚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工作队指挥部设在都江堰一处体育馆的游泳池附近,队员们的栖身之地则是旁边一个才刚完工的网球馆。6间破旧的更衣室变成了堆满器材的工作间,苗崇刚的办公桌则在泳池边的一个露天帐篷内,当他抬起头时,最先进入视线的便是两张勾勒着各种线条的震区专业地图。地震发生至今,苗崇刚和他的队员一直在这里忙碌,每天休息的时间只有不足3小时。

  赶赴灾区当天,工作队进行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为指挥部选址。此时的都江堰已经断电,在漆黑的雨夜中,专家们评估了都江堰一带所有可利用的建筑,但强大的破坏力却令他们无法相信:这些现成的建筑几乎全都成了无法利用的危房。苗崇刚立即提出寻找体育馆的决定,这个明智的抉择使救援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进行,也为随后快速有效地挽救生命奠定了基础。

  在苗崇刚率领的队伍中,除了180余人的救援队外,由400多人组成的应急工作队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另一项重要工作——监测余震的发生,用行话说叫做“地震现场流动观测”;而这项工作便是在游泳池边的指挥部中,通过与全国地震专家的会商来完成的。自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地震局已经监测到6000多次余震,其中包括157次4级以上余震和26次5级以上余震。

  “其实4级以下的余震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只能动用专业的‘现场流动仪’才会发现。”苗崇刚解释说,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余震,其实对于监测余震趋势非常有帮助,能够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对余震做出形势判断和把握,同时也能够为人们今后更好地把握地震的规律提供宝贵资料。

  “我们必须要懂得震区的地质构造特点,要明白房屋为什么会倒,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烈度的强震,今后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护加固。”苗崇刚说,地震专家们还将和其他部门一起,对这次地震的情况进行科学归纳,获得更加宝贵的应对灾难的经验。 (特派记者 周健森 丁肇文)

编辑:朱鹏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