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汶川县映秀镇等灾区群众经过几天的跋涉,走到安全地带等待运往灾民安置点。 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
5月16日,汶川县映秀镇等灾区群众经过几天的跋涉,走到安全地带等待运往灾民安置点。 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题:祈福川人!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一百多个小时,漫长、揪心的等待,胸口火辣辣的。素昧平生,但凡有生命救出,无不为之庆幸;有尸体抬出,旋即扼腕叹息。
白发苍苍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婴儿、正值花季的学生、卿卿我我的恋人,昨日还在含怡弄孙、耳提面命、山誓海盟。但转瞬间,却已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
两万八千多人殒命巴蜀,几万人生死未卜。在灾难面前,千千万万的人们用他们同情的心,用真挚的文字,颂扬生的伟大,死的尊严,爱的绵长,情的久远,令人动容。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象古人行跪拜礼,身体被压的变形。
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约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被救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包裹小孩的被子里,塞着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了的短信。
“如果还有下辈子……我一定还是你的女人。”
地震发生后半小时,一位女网友受到了男友发来的最后一条短信,“我很想你,我们结婚吧。从此,男友音信全无,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之时,她接到了男友的电话,但很快就失去了信号,从此杳无音讯。她坚信,男友是最勇敢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着我。”
“只想握紧亲人的手。”
汶川逃出来的百姓,即便天地崩裂,握紧亲人的手,也不愿轻易松开。
许多人用简易担架或滑竿抬着伤员。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已经在途中去世。但他们的亲属仍然继续往外抬,祈求奇迹出现。
母亲背着孩子连续步行三十多公里,汗水不停地从母亲的脸上流下,懂事的孩子不时给母亲擦拭;子女用独轮车推着年迈的父母,翻山越岭,匆匆逃生。
一个十一岁的男孩,背着三岁半的妹妹,从早上五点出发,已经连续走了十二个小时。跟他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父母在外打工。
丈夫努力给亡妻保留最后的尊严,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上,送她去太平间。婴儿虽已死亡,但是母亲仍然紧紧抱着他,艰难地翻越着障碍。
病床上,医生正在为一位年轻的母亲,输氧救治。旁边,她的小孩正在喝着她的奶水。
另外一位年轻的女警察,众目睽睽之下,坦胸露乳,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一个幼小孤儿。
“老师!我们都是你的儿女!
北川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是次地震中保护了五十九名学生,但自己的女儿却永远离开了他。
另外一位姓刘的先生,已经带队救出了七百人,但这其中却没有他的妻子、父母。
地震发生之时,一位产妇正在手术台上剖腹产,医护人员都没有丢下她逃命,直到手术顺利结束。
在户外,人们自发围成人墙,为即将临盆的产妇遮风挡雨,最后母子平安。
“川人从未负国,国人绝不负川。”
一九四四年,国难当头。成都,一长串衣不蔽体的乞丐,一个挽一个踉踉跄跄把乞讨来的全部铜元、镍币,叮叮当当放进“救国献金柜”,然后蹒跚下台。顿时,全场哭声四起。
汶川灾后,某献血站,一位五十多岁前来献血的男子,“我是个下岗工人,没有钱,就出点血。” 此言一出,举国感动。
“愿逝者在天国里快乐,不要再受到伤害。”这是对死者的安魂曲。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祈福川人!”这是对幸存者的慰藉与祝福。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