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看好陕西和西安经济发展
陆昊的朋友介绍,陆昊读研究生时就在北京制呢厂当厂长助理,一直在研究如何把这个亏损的国营老厂转亏为盈。
毕业后,陆昊担任了北京制呢厂副厂长,负责制呢厂的产品营销工作,27岁时,担任了北京制呢厂厂长。为了把厂里的产品推销出去,陆昊数次来西安做营销。陆昊的老朋友称,陆昊一直很看好陕西和西安的经济发展,认为西安发展很有活力,也能对他的产品营销有所帮助。经过努力,北京制呢厂后来终于转亏为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继武是陆昊父亲陆鸿生的学生。有一次,王继武在学校里散步时碰到退休的陆鸿生,他表示自己经常去北京照料儿子陆昊,陆昊平时太忙了,顾不上照顾自己。“陆昊每天要从早晨忙到晚上很晚,晚上的工作量几乎和白天一样大。”王继武说。陆昊的老朋友也介绍,陆昊做事情特别投入,有时候约他,晚上9点或者10点以后才能见到。 本报记者 王晓亮 实习生 刘西贝
陆昊简历
男,1967年6月出生,上海人,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毕业。
曾任北京制呢厂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党委副书记,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北京市委工业工委书记、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主任。
2003年9月任中共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负责商务、工业、外事(港澳)方面工作。2008年5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步入仕途:中关村建功立业
2003年,年仅35岁的陆昊当选北京市副市长。他的当选年龄,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历史上尚属罕见。
“陆昊现象”引发讨论
27岁接手北京制呢厂的时候,陆昊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5000人的生计托付给了这位“靠得住”的北大经济学系的高材生。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年后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连续两年当选为纺织系统优秀厂长,北京市授予他“扭亏增盈突出贡献厂长”。在北京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中,陆昊也榜上有名。有人称他是“国企大旗青年扛”,“陆昊现象”引起大讨论。
制呢厂十年的实践,丰富了陆昊的理论创新之路。他撰写出在经济界引起反响的《“当期效益”与国有企业活与死》。其中有关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政策建议,最后被国家经贸委和央行采纳。
中关村一搏名声大噪
就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后,陆昊又把一套先进理念注入中国智力资源最集中、最具活力的“中国硅谷”。他在中关村领导了一系列创新活动:国内第一家有限合伙的投资机构,国内第一家不核定竞争范围的企业,国内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金比例百分之百的企业,国内第一家外商与自然人合资的合资企业。陆昊曾说过,理想中的中关村应努力探索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全部过程,应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创新基地。
北京市人大代表也难忘这个思维敏锐又稳重得体的年轻人,据说,在副市长候选名单酝酿中,代表们对陆昊的一致看法是: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者。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据《中国青年报》等
生于西安:85中“排球小将”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得知自己的学生陆昊就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消息时,陆昊高中时的班主任——西安市第85中学退休教师顾铭琴眼中闪烁着泪光。
在85中,陆昊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共6年的时光。教学楼电子屏幕上滚动着“热烈祝贺我校高八五级校友陆昊荣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字样。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