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漏洞】
高息拆借埋下隐患
以20%以上的利息拆借资金用于炒房,当时流传的说法是,“谁遵守规则,谁就是傻子。”
地价飙升开始吸引逐利资本的疯狂涌入。在这个原本还很荒凉的岛上,一个漫无规则的金融系统被迅速搭建起来。林克昌说,即便有规则,也没有严格遵守和执行。
一夜间,海南成立了20家信托投资公司,35个城市信用社,此外还有一批股份制、会员制的金融性公司。它们除了为地产公司提供贷款,自身也做房产投资。
并且,内地的银行也看好海南房地产市场,纷纷将资金投向海南。
公开资料显示,到1996年末,海南全岛的金融机构有2600个,平均每1万人中就有金融从业人员39.6人。
另有数据显示,到1998年底,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压在海南地产的资金有430亿元。
追逐地产的每一分钱都热得发烫。其中表现为高息拆借尤为严重。
所谓高息拆借是指金融系统内部资金的短期调借,同时要承担高额利息。夏明文说,当时很多银行或非金融机构相互拆借资金,然后请人或建立投资机构用这些资金进行短期炒房、炒项目、炒地皮。
从建省至1996年末,海南有拆借资金600亿元,投入房地产。
“当时拆借的利息达到20%以上。”夏明文说,一开始很多金融机构基本都能轻松归还本息。
金融系统中的另一个隐患是多重抵押。
美华大厦位于海口市海秀东路与龙昆北路交叉路口。这个大型购物中心在修建到18层,成为了一栋烂尾楼。后调查发现,美华被多重抵押了15次,共有债权人28家。
类似这样的多重抵押和连环债务的大楼,在海南至少还有415宗,涉及原报建面积1438万平方米。林克昌说,近10年时间这些大楼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债权债务关系,甚至还引起多角官司。
尽管法律早已规定不允许多重抵押的贷款行为,但在海南无法奏效。
原海南省委书记阮崇武说,那时银行监管体系尚处薄弱,抵押贷款过程中的贪污腐败现象,造成了贷款程序异常混乱。
夏明文记得当年海南甚至有一种说法,“谁遵守规则,谁就是傻子。”
【宏观调控启动】
泡沫幻灭从炸楼开始
廖逊说,泡沫泛滥和地方政绩考核体系有关,使得地方官员疯狂追求GDP,疯狂批地盖房
在房地产的拉动下,海南经济高速增长。与深圳开发时三天盖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相比,一个海南淘金者在网上发帖说,他创造了海南速度。他在闲逛中,偶遇一陌生人,在两个半小时后,谈成一项重大合作项目。
原海南省委书记阮崇武说,1992年小平南巡后,海南经济出现空前高涨。那一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达到83%,另一个热点城市三亚也达到73.6%。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
而其实那些被盖好的房子大多空置。到1997年底,仅海口市的空置房和停建工程(不包括已报建但尚未开工的房产项目)就有近500万平方米。
“这意味着,即使海口市再增加30-40万人口,也不用再上新的房地产项目。”林克昌说。
1993年7月7日,朱镕基为热涨的海南经济泼冷水。他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要求,立即停止违规拆借、提高利率和停止向自办实体投入资金。
紧接其后的是7月15日拆借资金方面的“三不准”政策出台,对银行给非银行金融机构拆借资金进行“刹车”。
海南的经济泡沫开始幻灭。
做了8年处置积压房地产的林克昌告诉记者,先是关闭、停建,到后来是大面积的房子人去楼空,根本找不到投资人或债权人。望着一栋栋半拉子工程,银行苦不堪言,身后是交了预售款而长期得不到住房的群众在不断埋怨,甚至上访。
1994年至1997年,房地产投资急剧滑落,最大的下降幅度达到53%。外地资金开始急速逃离。
海南20余家信用社悉数倒闭。
受上级指令,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接管倒闭的信用社。消息一经公开,又引发全岛挤兑风潮。1998年6月21日,海南发展银行亦被关闭。
这一年,朱镕基总理视察海南时提出,“绝对不许再批新项目,再建新房子,不允许银行再给房地产贷款。要下决心收地。凡是报建没报建的,只要是闲置的土地一律收回。”
海南原本已经冷下的房地产市场继而降至冰点。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从梦中醒来后,由全国各地调派了3200人到海南追债。一时间,银行讨债人员分布全岛,出租车司机每天都能拉到三五个追债的银行员工。
而多重抵押、错综复杂的债权关系为寻找债权人设置了数不清的障碍。
2001年1月16日,轰的一声巨响,三亚湾滨海路旁的海角丽园三栋停建别墅被炸。海南用炸楼的方式,希望找出消失了的债权人。
炸楼同时炸醒了当地政府官员的为官意识。
“泡沫泛滥和地方政绩考核体系有关。”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说,那时,实行“县市大排队、末位淘汰制”,使得地方官员疯狂追求GDP。只要能最快看到GDP增长,恨不得在每个角落都盖上房子。
【农业回归】
打造“果盘子”基地
热带高效农业成为海南特色产业,未来海南水果的种植产量还有5倍的发展空间
海南发展的20年中,“农业派”、“旅游派”、“工业派”、“贸易派”、“生态派”等产业政策都曾粉墨登场,当“工业派”和“贸易派”的跃进式发展后,最终给海南带来的是GDP的大起大落。
1992年-1998年,海南省GDP峰谷的落差为36%。
廖逊说,此后海南开始冷静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发现,热带农业是海南独具一格的优势资源,开始优先大力发展。
2003年,海南省提出一系列惠农政策,降低农业小额贷款门槛、培训百万农民、扶持特色农业。
现在,热带高效农业已被海南确定为特色产业。
作为热带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的海南水果,其地位不容忽视,水果品种之多属世界罕见,有29个科。廖逊告诉记者,更独特的是,大部分水果上市时间远早于广州、香港等地。
菠萝比广州地区早1个月;香蕉比珠江三角洲早2个月以上。哪怕冬天,岛上种植的西瓜照样能开花结果,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有瓜果面世。
去年,第十届“海交会”(原名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上,共签订农产品销售订单424.9万吨,订单总金额110.3亿元和3.8亿美元。“订单一年比一年多。”
按照海南的设想,将来要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果盘子”基地“。
如果按照海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业专家夏鲁平的研究推算,未来海南水果的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还有4倍、5倍的发展空间,届时,海南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海岛。
不仅如此,海南还是中国南方的种子繁殖基地,全国27个省份先后5000名专家来琼制种,生产水稻等28种农作物优良亲本种子近6亿公斤。
【旅游复兴】
BBC上推销海南旅游
海南编制出旅游整体规划,欲把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像吸引候鸟一样吸引人们前来度假
在发展热带农业同时,海南开始重视旅游资源开发。今年3月,海南省政府出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行动计划》,并组织编制《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整体规划方案》,意欲将海南建成一个国际旅游岛。
建省初期,海南也曾将旅游定义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但是由于这个旅游区城市化倾向十分明显,没有田园特色。游客来到此地,常感无处可看、无处可玩。旅游开发也就以失败告终。
和以前不同,海南除了明确自身旅游市场的地位后,还格外重视对外推介岛内旅游资源,甚至把海口、三亚的旅游广告推上了全球最有影响电视媒体之一的BBC。
“这些年变化真的很大。”夏明文说,海南三亚的海岸线边以前到处是荒山野地,少见人烟。如今,三亚的亚龙湾等海湾别墅都已售罄。
曾到国外讲学的廖逊对此感同身受,以前国外友人不知三亚,如今,三亚已成为游客首选。
有数据显示,2007年海南接待海外游客75.31万人次,同比增长22.08%。
目前,海南正在着手建立全国统一旅游服务热线12301,并筹建海南省“游客到访中心”接待体系,为国内外散客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现在海南已经出现一种“候鸟式”度假方式,即身居北方的市民到海南定居半年,度过冬天。海南省政策研究室的一名官员说,海南有可能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度假旅游富人岛。
【不老梦想】
15年建成自由贸易区?
卫留成说,作为全国惟一全省性的经济特区,海南有责任也有条件成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
20年后的今天,海南大变样。
世界小姐总决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重要赛事登陆海南。喜来登、索菲特等全世界最知名的酒店品牌在海南都设有分店。
经过8年工作,到2007年6月,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也已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进入,海南金融业开始萌发希望。并且,今年3月,一批境内外银行受海南政府邀请,上岛考察,以期尽快落户。
自从卫留成上任后,再次明确将海南建成为中国新兴工业省份,而“一省两地”发展战略也写入海南远景规划。
洋浦开发区在冰封5年后,再次启动,如今已是海南省政府主要控股的开发区。它成为以服务区域性港口和石油化工基地为主的“一港三基地”。
800万吨炼油、100万吨纸浆项目均已在洋浦建成并投产。
经济实力的崛起,让海南第三次提出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尤其与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的提法不谋而合时,海南更加信心百倍。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说,海南紧靠国际黄金水道,具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因此,建成自由贸易区比其他省份更有优势。
4月13日,卫留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全国惟一全省性的经济特区,海南有责任也有条件先行先试,成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争取通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以洋浦保税港区为起点,逐步在海南建成自由贸易区。(吕宗恕)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