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出现蓝藻很正常”
4月15日,记者联系采访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林泽新。他说,目前,太湖南部确实发现了蓝藻,但情况并不像有报道说得那样严重。
据记者了解,太湖西南部的部分水域出现大面积蓝藻,江苏省已启动省、市、县三级应急机制,加强太湖水质预警和治理,确保不发生饮用水危机。
“太湖蓝藻年年都有,只是浓度不一样。要知道,蓝藻几乎是与地球同生同长的生物。”林泽新说。
无锡市农林局张宪中证实了林泽新的说法。他介绍,从卫星云图分析,在3月底、4月初,太湖南部就出现了蓝藻。
“出现蓝藻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大面积就不必过分担心。”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表示。目前,他们每天对太湖蓝藻进行实时监测,每天的检测结果报省政府。
“今夏蓝藻水华仍可能大面积暴发”
对于“今年会不会出现去年的供水危机”的问题,林泽新比较谨慎:“尽管蓝藻年年都有,但今年情况怎么样目前还不好说,不敢妄加预测”。
“取水口管理好,情况可能会好一点。但是,由于太湖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太湖蓝藻暴发的情况也没有根本改观,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敢说一定不会发生去年的情况,没人敢说今年的情况一定比去年好。”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陆健健认为。
杨桂山的语气则相对乐观:“发生去年那样的供水危机概率很小。去年是几个事情碰到一起了,今年不会。”当然,他也承认,发生蓝藻会使太湖景观受到一定影响,对局部地区也有一些危害。
在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看来,当前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原因有三:其一,污染越来越严重,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暴发,比如无锡供水危机;其二,工业的事故排放和交通运输的事故泄漏仍然频繁发生;其三,水厂缺乏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只要这三大因素不除,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间内,类似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还是会频繁发生。”
就在本月7日至9日,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率队来到无锡,专题调研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并与省、市共同商讨今夏应对蓝藻、确保供水的方案。张力军提醒:今夏蓝藻水华仍可能大面积暴发,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好水源地监测预警等各项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八成单位存在超标排污或其他环境违法行为
“对于环境保护和太湖治理,我觉得要有决心、信心和耐心。”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说。早在去年底,有关部门公布了一份太湖检测报告让人稍感欣慰,报告显示:太湖饮用水源地、太湖湖体、入湖河流水质已有明显改善。
这些年来,太湖的治理一直不曾间断,尤其是在出现了去年的无锡供水危机之后,对于太湖污染的关注程度和治理力度可谓前所未有。2007年,江苏共关闭“小化工”1934家,其中太湖流域关闭1197家。今年,将再关闭“小化工”1162家。
但是,关闭“小化工”并非万事大吉。在无锡期间,张力军通报了由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做的抽查结果。通报说,督查中心对三市53家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检查,其中80%的单位存在超标排污或其他环境违法行为,暴露的问题十分严重。
张力军还点名披露了8起环境违法案件,督查中心对所有违法行为均已录像取证。“当前,太湖治理的重点还是要管住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对它们的违法行为要一查到底,从严从重。”
此外,导致太湖水质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等,这些污染的治理,同样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与此同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治理太湖,这个命题也已提出若干年,但目前看来,似乎仍处于破题阶段。
“太湖治理的成果还十分脆弱,管理稍有放松就可能反弹。太湖治理长期而艰苦,必须把它真正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太湖才可能早日重现碧波美景。”张力军说。
(汪晓东)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