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3月1日,北京市民在天安门广场放飞风筝,呈现一派轻松和谐的气氛。 中新社发 张宇 摄
|
资料图片:3月1日,北京市民在天安门广场放飞风筝,呈现一派轻松和谐的气氛。 中新社发 张宇 摄
|
中新社无锡四月十一日电 (记者 应妮)在以“二十世纪遗产”为主题的论坛上,专家们不约而同指向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群,更有人称“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二十世纪建筑遗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认为无论世界还是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的最大价值在于“创新性”。“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号召下,中国建筑师们开始自己的创作,因此天安门广场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创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甚至认为天安门广场可谓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二十世纪建筑遗产,人民大会堂以及南京中山陵亦同。
在论及二十世纪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王景慧也提到了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群:位于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目前正在进行的改扩建工程,经过几番论证才最终确立了“三面不动”原则,仅向东面适当伸展。“保护文化遗产的关键是保存它的历史信息,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不得损害信息的保存,要根据信息的存量决定利用的强度”,这位长者言道。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以“缺乏理性认识、缺乏法律保护、缺乏成熟经验、缺乏科学界定”来概括当前中国二十世纪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其中“保护性破坏”成了当前一个突出问题。
他以遵义会议遗址与邓小平故居为例,“这两处原本与民居共处一个环境之中,为了修建休闲广场和纪念公园等,当地将纪念地周围的原有民居全部拆掉,使得该处二十世纪遗产像纪念碑一样突出出来,再配以景观道路、集中绿地、水池灯光等,不仅破坏了历史环境,也破坏了整个历史故事的特定情节,彻底丧失了真实性和整体性。”
据悉,十一日在此间通过的《无锡建议》中,二十世纪遗产将成为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对二十世纪遗产的保护正式提上官方日程。(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