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背景:今年是清明节被确立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小笋:前天看电视,主持人讲清明节快到了,除了烧纸钱献花,还有人给故去的亲人烧股票。挺有意思,倘若地下有股市,怕也正跌着吧?
卜兵:网络上讨论怎么过清明节的帖子非常多,身边的同事也都在筹划着这个清明节怎么过,很多离家近的都会回故乡为过世的老人上坟烧纸。
小笋:关于烧纸钱这一习俗,总有正反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利于环境保护,应该革除,以更文明的方式取而代之,一方认为这是文化的代价。
五十弦:焚香烧纸是国人在清明节缅怀亡人的一种传统,也是祭奠仪式的重要的一个部分。我觉得这个仪式很重要,怀念先人本来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仪式里蕴涵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而且仪式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
卜兵:不能把上坟烧纸简单地看成是迷信。它既是纪念先人的一种感情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踏青活动,能有这个机会走进春天,接近自然,也是非常好的。但也要防止祭奠仪式庸俗化了,像烧股票,据说还是真的股票,就很不合适。
五十弦:至少清明节放假给我们提供了追思亡人的机会。反思清明节该怎么过,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该更多地思考怎么更好地改善现实的生活。
卜兵:的确,慎终追远,不光是中华民族很重要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一种很普遍、很现实的情感需要。尤其是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少有时间去回顾和反思一些往事了。
小笋:现在,清明越来越被重视,不过我感觉到,更多的人过清明只是在纪念自己故去的亲朋。媒体是不是可以借此引导一下人们结合时事,反思反思生命的价值呢?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重。比如说,最近在西藏暴乱中失去的十几条无辜生命,其中还包括八个月大的孩子。让媒体刊出他们的名单,他们曾经的故事,讲这些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心痛,或者在清明之际组织一些纪念他们的活动。通过这种人性化的做法,唤起人们对平静生活的热爱,对统一的支持,对分裂的厌恶,可能会更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还比如刚刚过去的雪灾中逝去的生命,是不是可以借此追抚一下。
卜兵:对此,政府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也就是说,可以引导人们将这个节日的个人化色彩升华为社会整体的反思。借这样的节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大到为民族独立作出贡献的英烈,小到在某次矿难中遇难的不知名的小人物。近些年来,我觉得整个社会有对生命越来越漠然的感觉。
五十弦:其实,政府可以借此引导积极的主流价值观。由此我想到,政府可以改变一下以往生硬的、灌输式的宣传方式,利用文化手段,让自己的宣传措施、宣传内容更柔性化,更具有人文力量,因此更容易被公众接受,效果会更好。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