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特殊人群
时刻惦记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温家宝总理一贯的风格。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将关注的目光锁定一些特殊的人群。
2005年六一前夕的5月27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看望这群特殊的孩子们,与他们一起共度六一国际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每当到这个日子,我就想起13亿人口中有3.6亿儿童。而13亿人口中,残疾人有6000万,其中听力残疾的有2000多万;儿童残疾有1000万,其中听力障碍的有80万,每年还要增加2.3万人。”总理一口气报出了一串数据。
温家宝动情地说:“他们(指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活泼的童年。”“感谢全国培养残疾儿童的老师们,正是在你们的努力下,给了孩子们一个活泼的童年。这就是最好的礼物。”总理的一席话让现场的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
结束对孩子们的看望,温家宝总理说,明年他还来。2006年六一前夕,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师生致函温家宝总理,总理很快复函。在信的末尾,总理对孩子们说:“我真想再一次和你们在一起,听你们唱最好的歌,看你们画最美的画。”
同样在2006年,另一群特殊的孩子———艾滋病孤儿,也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关怀。这一次,总理将他们请到了中南海。
2006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15名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患儿,出现在中南海紫光阁,他们是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到中南海参观的。
那天,温家宝总理佩戴红丝带。上午10点,正当孩子们走到紫光阁门口时,他快步走向入口处,向孩子们迎去。
温家宝弯腰抚摸着来自河南上蔡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程文龙说:“我们去年春节还一起打过乒乓球!”随后,他又对来自同一地方的魏婉丽说:“你写的信我收到了。你收到我给你的回信了吗?”看到来自云南的傣族小姑娘凤伦,温家宝关切地问:“你冷不冷?”凤伦回答说不冷。温家宝叮嘱她天气冷,要注意保暖。
那天,15个小朋友在中南海度过了一个愉快、难忘的上午。
请百姓进中南海
这15个小朋友,并不是温家宝请进中南海的第一批普通百姓。2006年两会之前,温家宝在中南海举行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上,第一次出现普通百姓的身影。
当年2月7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小礼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企业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这是日程中的第三场座谈会。
在这次受邀与会的10位代表中,除了魏家福、张瑞敏等知名企业家外,3位基层群众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汪金德、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汽轮机厂车工刘义明和河北省藁城市南孟镇南孟村党支部书记冯志华。
“这是我的主意。”温家宝满面笑容地对大家说:“这次我们开4个座谈会,特意邀请了一些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我觉得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应该让基层的群众代表参加,他们最了解实际情况。”
2006年以前,总理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并没有专门安排基层群众代表参加。座谈会通常只有4场,分别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专家座谈会,企业界座谈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代表座谈会。
2006年2月这个有些“试验意味”的举动,在2007年得以延续。2007年2月,在《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过程中,温家宝总理邀请了12名基层代表,他们中有车间工人、种粮农民、出租车司机、乡村医生、农技推广员、城市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等。
新华社的消息说,专门召开基层群众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这是第一次。
时隔一年,2008年1月,温家宝总理又邀请了13名基层代表到中南海,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代表人数比去年多了一名。
上届政府自2003年成立以来,像刘义明、冯志华一样走进中南海对《政府工作报告》提意见和建议的基层群众,已有28人。(记者 王一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