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我国要建成12万公里铁路线,到时将基本解决“一票难求”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日前的这番讲话可谓语惊四座,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3月10日《新京报》)
眼下正在开两会,不少与会官员比较热衷于在此场合下传递好消息,铁道部陆副部长的这条消息只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条消息看上去很美,但总觉得有些耳熟。一查,此前果然已经有了雷同的报道。
铁道部另一位副部长胡亚东就说过大致相同的话,所不同的是,胡副部长认为缓解“一票难求”可望在5年内;他说这番话的时间是在2006年1月13日,距陆副部长的讲话相差了两年有余。如果胡副部长的表述没有问题,那么缓解铁路“一票难求”状况应当只剩下3年了。还有第三种权威说法,来自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2007年2月2日,王勇平称“一票难求”可望在2010年得到基本解决。他还表示,到2020年,“一票难求”有望成为一种历史。
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常见的解决“一票难求”的方案无非这两个:多修铁路、提高火车票价。两种方案的频频亮相,使我不得不对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表”充满失望,怀疑这是铁路改革黔驴技穷的一种表现。
铁路网覆盖面不够,当然会造成运力不足,抓紧铁路的建设是一种常识,无须老生常谈。为什么我们的铁路建设如此缓慢?行政包办铁路运营、财政投入不足、铁路融资计划起步太晚等,都是主要原因,但我认为,改革观念滞后、创新能力不足才是根本原因。现在还有不少人坚持认为低票价才是“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似乎是说,现有的铁路里程已经够用了。而基本不考虑,提高票价抑制需求的实质,是阻止低收入者坐火车,是以部分人买不起票换取车票供应的充足;也没有考虑到铁路运输是公共事业,坐火车是所有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力。
因此,无论是铁路改革步伐,还是改革的思路,都容易让人感觉到,当前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表不太可靠。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