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权力下放是反腐根本措施

2008年03月09日 09:22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根治腐败的关键就是要减少官员的权力,把权力让给人民!”“我们国家要最后消灭腐败,一要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二要靠市场机制。由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权力。”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代表向本报(注:成都商报)透露,《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在制定中,将加大对省级主要领导的巡视力度,“解决好一把手的监督难题”。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中央正在考虑。

  全国两会现场报道

  新形势下,我国的反腐败将有什么新特点,中纪委会采取哪些新措施来根治腐败?7日中午,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代表在房间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权力下放是反腐根本措施

  成都商报:请您谈谈我国目前反腐败的总体形势?

  刘锡荣:十六大以来,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探索建立健全起教育、监督、制度和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使他不图谋私,制度使他不能谋私,监督使他不便谋私,惩处使他不敢谋私。

  成都商报:制度建设是关键,怎么理解?

  刘锡荣:制度建设上,国务院带头抓,去年国务院取消了50%以上的审批权,这就是最大的反腐败。所有的腐败根源都是权钱交易,有权力寻租空间,就有暗箱操作。所以,权力的下放是根本的措施。要消灭腐败,一要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二要靠市场机制。由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权力。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更好地监督官员行使权力。放权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形成。权力放了后还有个规范的问题。

  制定巡视条例监督省级领导

  成都商报:该怎么加强监督,让监督由软变硬?

  刘锡荣:过去同级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很软,大家都拉不开脸面。上面监督下面太远。省委书记到县里去,也就听听汇报,很难看到真实情况。老百姓这样的下级监督就太难了,不了解内情,也怕打击报复。组织监督太短,一般就是换届的时候去一下,最多十几天就完成了。纪委监督就太晚了,一般纪委来查的时候不是摘乌纱帽就是进班房。

  从去年开始,我们加强了巡视工作。由中纪委直接派人到各地和各机关巡视,一般是3个月到半年。现在的巡视就是把晚变早,把短变长,把难变易。由于不受当地管辖,没有什么顾虑,也能把软变硬,及时地教育和挽救干部。

  成都商报:“一把手”监督难怎么解决呢?

  刘锡荣:靠加强巡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在制定中,将加大对省级主要领导的巡视力度,解决好一把手的监督难题。

  亟待编制法规范干部职数

  成都商报:现在中央和国务院都在逐步放权,好像到了地方就往往走样?

  刘锡荣:上面下放权力,但是下面不放。权力是寻租的资本,让有权的人一下子交出来,确实很难。要知道,削权是个釜底抽薪的措施,下面很多地方阳奉阴违,它把审批权改个名字叫审查权,或者备案权。实际上都是要经过它的批准。

  成都商报:怎么解决呢?

  刘锡荣:立法,加强制度建设。现在财政拨款的使用比较随意,任意度很大,就是因为预算法还没有出台。要尽快出台预算法。我们还缺一部集体贪污法。我们没有编制法。有的县,一个县长,七八个副县长。官满为患,取之于民,养之以官。所以我们亟待制定一部编制法,对干部的职数进行规范。

  财产申报难在财产界定

  成都商报:全国人大代表每年都在呼吁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您怎么看?

  刘锡荣:我觉得除了工资性的合法收入,公务员的其他收入都应该申报。这个中央正在研究。

  成都商报:代表们建议申报范围要包括家属和直系亲属的所有财产及就业状况?

  刘锡荣:要制定详细的细则,区分哪些是正当的收入,哪些是靠当官的父母赚的。我觉得更关键的是设立从业限制和回避制度。在自己管辖范围和业务范围内,家属和直系亲属不得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已经有了4类,法院、检察院的不能做律师,主管城建的不得开发房地产,管财政的不能搞会计事务所,公安局的不能开娱乐场所。

  成都商报:官员财产申报目前难以推行,最大难点在哪里?

  刘锡荣:主要是界限问题。这个事情呼声很高,中央也在考虑。登记过工资和收入,但是不彻底。主要是财产的范畴,有的认为登记银行存款就够了,有的讲要登记财产,房子、汽车、股票要不要算?现在对财产的界定有分歧。对于官员的财产来源不明,我们国家的法律不够严厉,最多判刑5年,国外是以贪污论处。这一点上刑法应该修改,加大对财产来源不明的惩处力度。

  最新建议

  官员财产 不仅要申报还应公开

  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韩德云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将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列入2008年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他说,《公务员法》施行以来,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大都与其财产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监督有关,因而相当部分案件都涉及巨额财产无法说明的问题。

  韩德云表示,《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行为的监督做了许多规定,但人民群众最为期盼的有效监督———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并没有写入该法。1995年颁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不能满足廉政建设的需要:申报主体范围过窄;申报的主要内容是个人的工资、奖金、礼金等,并非全部收入,更非家庭的全部财产;申报受理机构只是被动接受申报,无过硬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查核实等。

  2004年3月首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议案的王全杰建议,领导干部公开申报资产应包括其直系亲属和所有家庭成员。申报的收入和财产均应通过媒体和网络向社会公开或通过有效渠道使人民群众得以查询等。(记者廖卫华 熊伟)

  四川举措

  问廉问责书 提醒领导“小问题”四川今年将实施一项预防腐败的新制度

  作为全国预防腐败工作试点省,四川省将在今年实施一项预防腐败的新制度,即根据群众举报,针对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方面可能出现的 “苗头性”问题发放一种“问廉问责书”,以达到提醒、警示作用从而防止领导干部出“大问题”。此项制度被《人民日报》比喻为“传票制”预警。此项制度已经基本制定完毕,不久就将实施。

  “‘问廉问责书’的作用是警示小问题,防止大问题。”省纪委有关人士介绍,纪检监察部门经常会收到群众关于一些领导干部的举报线索,如果反映的问题大,会立即立案查处。而一些“小问题”不够立案查处的条件,坐视不管又可能放任“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为此,省纪委决定实施一项专门针对“小问题”的“问廉问责书”制度,主要目的就是敲警钟,提示干部“注意”。

  “第一次相当于‘打招呼’,第二次就会亮‘黄牌’。”有关人士说,针对某一个干部第一次发出的“问廉问责书”,一式两份,一份发给本人,一份发给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要求本人在规定时间内书面说清楚相关问题,并将结果反馈回纪委。如果还接到群众举报,纪委会再次发出“问廉问责书”,并派人调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初核,调查属实后将向这名干部亮“黄牌”。如果纪委还继续接到群众举报,将第三次发出“问廉问责书”并派人深入调查,如果调查属实,将对其加重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干部进行多次警示,是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有关人士说,“问廉问责书”是一种对干部负责的举措,主要目的是防微杜渐,从源头上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记者 向朝阳)

编辑:朱鹏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