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将在今年的两会上正式提案,给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抵消CPI高速增长的影响。他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全国人民并没有同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人民的实际购买力甚至是下降了。(《广州日报》2月22日)
“全国人均发放1000元”的提案可谓石破天惊,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笔者把这个消息说给身边的同事听,大家都把它当成了笑话,“全国人均1000元,可能吗?这个委员是不是作秀吸引眼球啊”?
作为一个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经济学界政协委员,刑普郑重其事地提出这个提案,显然并非儿戏,就像刑委员所言:“是退税还是发钱,具体的幅度是不是1000元,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还有再研究的必要。我的提案主要是想引起决策层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或许,该提案的核心价值是在提醒决策者,“还富于民”不能一直是一个虚无的理念,而必须有务实的动作,必须让全体国民在国家财富高速积累的过程中,享受到切实的“蛋糕”,这一点应该是有“国际惯例”可以遵循的。
例如报道中所引用的两个例子,一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全民退税,最近一次则刚刚发生。2008年2月7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680亿刺激经济法案,2月13日,布什签字使退税法案正式生效。这一法案意味着:单身纳税人将享受一次性退税600美元,不需要纳税的低收入者,包括靠社会保险退休金生活的老人和退伍残障军人,也可获得退税300美元。二是新加坡在2月15日宣布:由于过去一年新加坡情况大好,政府决定还富于民,具体的分配方案是:大多数国民可获300新元,低收入者可获400新元,低收入年长者则可再额外获得200新元。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国家给全体国民“发红包”并非一个笑话,只是因为我们过去对于国家财富绝无非分之想,因此很少提及国家“分红”的概念。看起来刑委员此次提案,是做了一个公共财政的常识普及工作,让公众明白,在国家经济困难时,必须休戚与共,共度时艰——诸如三峡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全体国民共同承担起成本;而一旦国家经济好转,就必须“还富于民”,让国民从中得到“红利”。
从公开的报道来看,中国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历年创新高。我国财政收入继2003年首度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将再上新台阶——全国财政收入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20日)。而另一个方面,公众的个人财富却因为连续的通胀而缩水不少,远远不及“国富”增长的速度,有的经济阶层甚至有实际收入降低的危险。有关数据显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仅仅为财政收入增长的1/3,农民的收入增长仅为财政收入增长的约1/5。这就是刑委员提出“国家发每人1000元”的现实社会背景。
不可否认,本届政府一直致力于民生发展,也在包括义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领域投入不菲,力求构建一个宏大的民生保障体系。但毋庸讳言,在这些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由于周期长、环节多、多头管理等因素,有时会被权力寻租蚕食。而给公民直接发“红包”或者退税,则可以让人民直接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减少中间环节,舒缓通货膨胀带来的民怨。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收入的边际效益,对于穷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符合社会公正的原则。
当然,刑委员的提案因为涉及“全国人民”而被上海政协否决,不予正式立案也可理解,但他提出的这个“还富于民”的措施值得重视。建议全国两会时予以讨论,把“还富于民”的理想落到实处,落到百姓的口袋中。(陈春)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