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南方从未经历如此强度暴雪

2008年01月31日 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2008年1月28日,南京市民在公交车站等车,一辆铲雪车在路上铲雪。因连续大暴雪,南京市交通受阻。中央气象台27日下午6点钟发布暴雪红色警报,江苏省气象局27日启动重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二级响应。 中新社发 阿董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持续的暴雪的发生,是因为冷暖两股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上空,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持久战”。

  至于用人工力量来“改造气象”,人工降雨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办到,但人工消除降雪,从技术上看现在还根本不可能

  从1月10日到本刊截稿时(2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一共发出11次暴雪警报,其中9次橙色警报,2次红色警报。

  第一次发布预警(橙色警报)是11日晨,也就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小到中雪之后的第二天,事实上,当天就发生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从2007年6月11日起,中国气象局开始施行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11日晨发布的“暴雪橙色警报”,恰好是新办法实行后第一次正式发布的暴雪警报。

  稳定的大气环流培育出极端天气

  “从现在看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是,欧亚大陆及周围上空的大气环流演变,长时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具体的解释是:前一段时间,从欧亚大陆到南印度洋,大气环流比较稳定,这种稳定的形势有利于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冷气流南下,两股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而形成“锋面”,暖湿气流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而产生降雪。由于控制两股气流的大气环流都很稳定,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持久战”态势。

  从气象分析可以看出,西南暖湿气流在这段时间有三次增强,导致了三次强降雪。

  如果追究更深远和间接的原因,持续暴雪、暴雨的形成,则可能与入冬以来出现的“拉尼娜”现象有关。

  “拉尼娜”是一种气候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常年平均值偏低,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和运动。

  “这种影响是一种长期效应,现象发生之后,一些地方降水可能增多,同时另一些地方降水则减少,我们可以根据长时间的气候统计,总结出一种规律。”孙军说,“然而也只是一种气候的统计规律,‘拉尼娜’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稳定和必然。”

  也就是说,“拉尼娜”与这次暴雪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可能”,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今年“拉尼娜”出现了,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强烈的暴雪天气;明年如果“拉尼娜”再次出现,是否还会产生同样的情形呢?未必。

  这次暴雪的范围,非常之广,对此孙军的解释是:长江中下游本来就是冷暖气流交汇比较多的一个区域——由于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挡作用,气流在高原南北两侧分支,其汇合处经常在长江中下地区。

  在这次暴雨和暴雪之前,南方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干旱状态。前一段时间的干旱和现在的持续降水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

  孙军认为,两者都属于一种极端天气,但相互之间不太可能存在大的关联。

  而这种大起大落的变化,让公众和专家都注目于一个大的气候背景——全球变暖。“目前看来,极端天气或多或少都跟全球变暖有点关系。之间究竟是怎样关联的,还没有人能给出明晰的答案。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全球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增多。但针对具体的某一个案例,比如这次的大范围暴雪,这种关系往往是不明确的。”

  寻找全球变暖与极端天气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做足球比赛的结果预测:从大量的比赛看,作为足球王者的巴西国家队,夺取世界杯的次数是最多的;但具体到某一场比赛,其胜负没有必然,而仅仅只存在一个概率关系。

  精准的气象预报可望不可及

  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将情势划分为蓝、黄、橙、红四级,作为各地方天气预报发布单位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的参考依据。

  中央气象台认为,这次较早成功地预警了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影响重、历史罕见的“系列”强降雪天气过程——25日,中央气象台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3级应急响应”;27日上午改为更高级别的“2级应急响应”。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任职于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查尔斯·麦吉尔说。美国国家气象局拥有世界上监测天空最先进的电子眼。在这里,气象学家所做的72小时天气预报,可以和 25年前的36小时天气预报一样可靠。

  比如,预报5天后的当日最高气温,误差可能在摄氏3度左右,比30年前减少了 1度。

  在中国,气象预报人员还只能看清这些自由散漫的大气运动因子在10天内想干什么。“中短期天气的可预报时效,理论上是半个月,目前实际上是7~10天。我们正在做30~90天的气候预测。”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王永光告诉本刊。

  美国国家地理的专栏作家,曾经这样形容我们的天气:就像一朵夏日的积云,缓缓横越天际,其行进路线好像全在预料之中,但云身的每一丝每一缕又好像都有自己的生命,变换不定且似乎毫无章法。

  判断天气变化的根据,是一组初始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观测仪器捕捉的历史上和最近某个时间点上的大气状况。美国的MODIS气象卫星分辨率最高,它能每隔250米就形成一个监测点。中国的风云2号气象卫星要1250米才能形成一个监测点。

  因此,这些初始数据不是大气运动的全貌,且难免有误。如果把它们输入电脑模式,就会得到一个略失精确的短期天气预报。

  “而误差有个累计的过程。”重庆气象台台长刘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此基础上,会得出一个误差更大的中期天气预报。

  实际上,就算是最精密的电脑模式,也大幅简化了真正的大气状况。

  目前,大多数气象模式所追踪的地点相隔数十公里以上,实际的天气在几公里以内就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天气运动的复杂性,盛传的“蝴蝶效应”是一个很贴切的解释: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艾德·劳伦兹利用大气层来说明混沌理论——一只蝴蝶在地球一侧拍翅而产生的微风,可能在地球的另一侧引起一场风暴。

  这个听上去有些夸张的言辞,蕴涵着一个天气预报的真理:监测仪器必然会遗失某些微小因素——或者它们发生在测量间隔处,或者是电脑模式所采用的捷径忽视了它们,但这些因素对最后形成的天气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极其微小的大气变化也能导致天气的巨变,精准的气象预报是可望不可及的。一旦遇到大气环流出现极度异常,天气预报有时就成为一个笑话。

  因此,人们通常看到一个像美联储主席的话那样似是而非的预报。“可能、很可能、或者用百分比。”王永光说。

  孙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相对来说,夏天的天气更复杂——高温下气团的活动更不稳定,也就是说暴雨比暴雪更难预测。

  至于用人工力量来“改造气象”,人工降雨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办到,但人工消除降雪,从技术上看现在还根本不可能。

  在第一次橙色警报发出之后,中国南方整个交通、电力等系统,在暴雪到来之际依然表现出措手不及的态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南方从来没有经历过强度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暴雪天气”,根本没有时间做任何可能的准备。

  当然,就这次暴雪天气的预报而言,也只能从中期时段上给予预报,中期只能看到一种趋势,不会特别明确。“随着时间的临近,后面的预报会越来越可靠。”孙军说。(方玄昌 陈晓)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